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后浇带的设置既需要考虑后浇带宽度的问题,也需要考虑后浇带间距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视具体的工程情况而定。后浇带典型的优势就是有利于降低沉降差,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混凝土构件收缩力。本文首先对某一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其次概述了后浇带的设置工作,最后,探讨了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基于叶片元素的配方施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以草莓叶片元素为参考得出的施肥配方对草莓果实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影响,以草莓品种"圣诞红"为试材,先利用叶片元素分析法测定草莓矿质元素的含量,确定了3种施肥配方(配方1、2、3),进而利用比例注肥泵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对温室中栽培的"圣诞红"进行施肥和管理。通过定期检测果实SSC和统计产量来评价配方效果。结果表明:利用配方1、2、3施肥管理的草莓果实在总产量、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果数和单果质量上都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方式下草莓果实的各参数(P0.05);配方3施肥下,草莓在果实产量、平均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上高于配方1和配方2施肥下的果实;配方2施肥下的草莓SSC最高,但与配方1和配方3施肥下的草莓SSC无显著差异。说明草莓种植时更适合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营养元素供给,以草莓叶片矿质元素分析为依据的施肥配方明显提高了其果实产量和SSC,多组比例注肥泵并联使用保证了其配方肥料的均衡比例和投加的精准度,该方法更具科学和合理性,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传统基于边界的安全策略主要面临着两大问题:安全边界被突破后攻击者在系统内畅通无阻;攻击可能来自内部可信用户。零信任网络架构技术通过完全去除这种信任假设解决了边界为中心带来的安全隐患。其核心是最小权限访问控制与控制策略的动态更新,这就需要系统对用户可访问资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对用户行为保持持续关注。根据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因素身份认证的零信任网络构建模型,实现了基于用户动态行为的访问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通过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模式进行身份认证,并剥夺异常用户的访问权限,实现零信任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耕地评价是耕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前提,耕地资源认知的深化引领耕地评价研究发展。为明晰耕地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动态和未来前景,系统梳理1949—2023年引领耕地资源认知变化的理念、事件和政策,探讨耕地资源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借助文献调查、文献计量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阶段耕地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政策支撑、技术方法与代表成果等进行总结,并提出面向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耕地评价研究展望与关键问题。研究表明:1)耕地资源认知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资源本体、资源平衡体和资源综合体3个阶段,认知对象由耕地数量单一维度向耕地数量与质量、数量-质量-生态、实体耕地与虚拟耕地等多维度转变,研究范围也由宜耕地、耕地等实体资源向近远程耦合框架下的全球虚拟耕地拓展;2)各阶段耕地评价的研究重点围绕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和耕地综合利用展开。在资源本体阶段,侧重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关注本底要素宜耕性;在资源平衡体阶段,注重耕地质量提升,对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在资源综合体阶段,评价对象向全球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拓展,评价内容关注耕地多功能及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因此,未来耕地评价的研究内容需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耕地本体评价需兼顾实体和价值量,耕地质量评价需匹配人类福祉需求,耕地综合评价需考虑多元对象和指标。在评价理论与方法层面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新调查监测手段,丰富精细化耕地资源数据,为进一步拓展资源认知、丰富评价范式、优化耕地保护制度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张金棒 《福建茶叶》2016,(12):216-217
将采茶舞与健身操相结合推广于各大高校的体育课中,对我国的传统的民间艺术的推广和传承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而且将采茶舞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中,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本文从我国传统的采茶舞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特点,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采茶操的现实意义,可行性以及具体实施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党红交  孙瑞  刘娟  高彦征 《土壤学报》2012,49(3):499-506
采用微宇宙试验方法,以菲和芘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研究了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黄棕壤中菲和芘的残留和形态。结果表明,老化60 d后土壤中菲和芘的残留含量明显减少;不施加有机酸的对照土壤中,菲和芘的残留含量为10.13和29.18 mg kg-1,去除率为87.33%和63.50%。与对照相比,供试浓度(0~64 mg kg-1)范围内,柠檬酸、草酸、酒石酸等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土壤中PAHs残留含量提高,去除率减小,表明供试条件下有机酸抑制土壤中菲和芘的降解;进一步分析发现,少量(≤4 mg kg-1)的有机酸即可对PAHs降解产生高的抑制效果。微生物降解在PAHs的去除中起重要作用,且芘比菲更抗微生物降解。供试条件下,可脱附态和有机溶剂提取态是土壤中菲和芘存在的主要形态,而结合态残留占总残留的比例很小(<8.5%)。3种有机酸均提高了土壤中可脱附态和有机溶剂提取态菲和芘的残留含量,施加有机酸使土壤中菲和芘的可脱附态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6.67%~749.1%和1.83%~80.20%,有机溶剂提取态则提高了8.73%~375.2%和22.63%~114.3%;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结合态的菲和芘含量仍很小。  相似文献   
7.
徐彦军  肖军  李昌俊  陈金棒 《种子》2019,(8):138-140
为筛选出适宜庆科212的三级菌种培养基配方。采用不同配方培养基,研究各培养基对庆科212三级菌种菌丝体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庆科212菌丝生长速度为:配方2(4.26mm·d^-1)>配方4(3.62mm·d^-1)>配方1(3.51mm·d^-1)>配方3(3.48mm·d^-1),且配方2母种菌丝生长速度与其它3个配方达极显著差异;原种培养料中,庆科212菌丝生长速度为:配方4(1.56mm·d^-1)>配方1(1.50mm·d^-1)>配方2(1.48mm·d^-1)>配方3(1.27mm·d^-1),配方4与配方1、配方2达显著差异,而与配方3达极显著差异;配方1与配方2无显著差异,配方1、配方2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3达显著差异。菌丝满袋所需时间以配方4最短,配方3最长;栽培种培养料,庆科212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以配方2表现较好,菌丝生长速度为:配方2(1.63mm·d^-1)>配方3(1.59mm·d^-1)>配方1(1.23mm·d^-1)>配方4(1.18mm·d^-1),配方2和配方3差异不显著,配方1和配方4差异不显著,配方2、配方3分别与配方1、配方4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粘结性能退化是导致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锈蚀构件粘结性能实验研究成果与内聚力模型,建立了有厚度的双线性内聚力单元与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梁分析模型,引入粘结界面层,研究了粘结性能退化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线性内聚力单元可以有效模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制,而根据锈蚀深度确定的有厚度的粘结单元能合理描述锈蚀程度对粘结性能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及经验公式对比,表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可溶性糖是糯玉米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决定了鲜食糯玉米的甜度,并且影响了糯玉米鲜果穗食味品质的优劣。本文以适时采收的糯玉米鲜穗为试验材料,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有苞叶和无苞叶糯玉米鲜果穗在常温/低温处理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段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为糯玉米鲜果穗的贮藏保鲜及适时加工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C(Vc)又叫抗坏血酸,是鲜食糯玉米及其加工品中非常重要的营养指标。本文研究了4个糯玉米品种鲜果穗采后籽粒中Vc在4种不同贮藏处理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籽粒中Vc含量受温度影响很大,受苞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