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4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结构分形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长江三峡库区森林土壤的物理性质,运用分形原理,研究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林地土壤分形特征,建立土壤结构分维与土壤性质预测模型,运用弹性分析与边际分析,探讨土壤结构分形变化与土壤性质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机械组成分维、微团聚体组成分维和孔隙组成分维可作为评价土壤结构的指标。不同林分林地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分维值为2.7~2.9,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分维为2.5~2.8,土壤孔隙组成分维为2.3~2.8。从质地、微团聚体组成和孔隙组成来看,常绿阔叶灌丛土壤结构要明显优于其他林地土壤,而楠竹林最差。不同林分及农地土壤的微团聚体组成、机械颗粒组成和孔隙组成分维与土壤性质存在较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上。由弹性系数和边际量可以看出,机械分维的影响要大于微团聚体分维和孔隙组分维。这对进一步探讨分形学在土壤结构与土壤性质的应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SDJ-1型三速电动直剪仪对重庆缙云山5种典型植被的原状土抗剪强度进行室内测定,得出其抗剪强度变化规律,通过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其影响因子和对5种典型植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影响因子对黏聚力C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干密度〉小于0.001mm黏粒含量〉不均匀系数Cu〉根密度〉天然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影响因子对内摩擦角ψ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不均匀系数Cu〉小于0.001mm黏粒含量〉天然含水率〉干密度〉有机质含量〉根密度;5种典型植被对土壤抗剪强度影响最大为楠竹林,平权灰色关联度为0.851,最小为灌木林,平权灰色关联度为0.711,说明楠竹林土壤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3.
享有“川东小峨嵋”美称的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植物园,也是颇负盛名的佛教胜地。该景区拥有植物1966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45种,以缙云山植物为模式标本命名的植物38种,是远近闻名的“天然植物种基因库”。古人曾盛赞这里“山如碧玉水如黛,云在青天月在松”,“不负蜀中好山水,大峨嵋又小峨嵋”。缙云山的美是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精心呵护的结果。一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健全规章制度,抓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单位宣传等工作强化了内部管理。记者了解到,2005年,该局对单…  相似文献   
4.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的林地土壤抗蚀抗冲性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提供一定依据,采用水浸实验和放水冲刷实验,对三峡库区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抗蚀抗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抗蚀指数为农地土壤的1.3~1.9倍。各林分林地土壤抗蚀指数的顺序为灌木林最大(78.4),其次为混交林(63.1)和楠竹林(63.3),阔叶林最小(53.3)。抗蚀指数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减弱。不同林分的抗蚀指数与时间的动态模拟关系为二次幂函数曲线,相关系数0.9以上。林地土壤抗蚀指数与其相关因子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稳渗率、有机质含量关系最密切。林地土壤抗冲系数为常绿阔叶林最大(2.719),其次为针阔混交林(2.431)和灌木林(2.024),楠竹林地土壤抗冲系数最小(1.096)。除楠竹林外,各林分林地土壤抗冲系数大于农地(1.21.9倍)。林地土壤抗冲系数与土层厚度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5.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3种时间尺度下产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三峡库区城市森林水源涵养植被建设提供依据,该文基于2002—2005年的降雨和径流观测数据,研究了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4种时间尺度下的产流特征。结果表明:①2002—2005年降雨年际间分布均匀,变幅较小,降雨年平均相对变率为4.46%,变差系数为0.061 8,月平均降雨量类似正态分布。②降雨量、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干、湿季之分,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干季,4—9月为湿季;4种林地的全年径流量主要产生在湿季,湿季地表径流量约占全年地表径流量的85%以上,地下径流量约占全年地下径流量的75%以上。③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峰值均出现在6月;月平均降雨量与对应的月地表径流量和月地下径流量均表现为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平均年地表径流量依次为:楠竹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平均年地下径流量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灌木林。④在相同的场暴雨条件下,地表径流系数表现为:楠竹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地下径流系数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灌木林;场暴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之间均表现出线性关系。⑤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在年、月尺度下对降水表现出较好的理水作用,在场暴雨尺度下表现出较好的调洪功能;楠竹林在3种时间尺度下理水调洪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6.
7.
重庆缙云山典型植被原状土与重塑土抗剪强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从土壤力学方面探索防治水土流失的途径与措施,该文采用直剪仪对重庆缙云山5种典型植被的原状土和重塑土抗剪强度进行试验测定。通过比较相同植被同干密度、同含水率的原状土与重塑土在同一垂直荷载下的剪切差异,分析了根(极细根)在土壤-根系复合体(原状土)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原状土剪切位移小于重塑土;在相同垂直荷载作用下,同一植被原状土的抗剪强度大于与其同干密度、同含水率的重塑土。原状土的剪切破坏近似于塑性破坏,而重塑土则属于弹性破坏;原状土的抗剪强度与含根量呈正相关,并以此建立关于原状土的抗剪强度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探讨“稻鱼共生的理论”,提高稻田的最佳经济效益,我们采用高垄低沟的形式,将稻田分厢作垄,进行鱼类养殖试验。把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稻鱼共生的生态结构,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发挥它各自的优势,以达到稻谷增产、鱼增收的目的。本实验于一九八四年度在周文庙乡的周文庙村进行的,实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