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定水温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鱼种(1.55~7.28 g)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结果表明:耗氧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体长4.35 cm,均重1.55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4202mg/g·h,窒息点为0.4412 mg/L,平均体长7.22 cm,均重7.28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2222 mg/g·h,窒息点为0.8831 mg/L.水温与耗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由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drophila)感染团头鲂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理学变化.通过对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学观察,发现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鱼体多处出血,特别是体表的出血最为明显;有淡红色浑浊黏液状腹水,肛门红肿外突;心、肝、肾、肠等内脏器官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坏死以及红细胞发生溶血;血液学生理指标上表现出红细胞大量减少,白细胞大量增加等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理特征,并在病理变化观察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病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正据报道:在南方,台湾泥鳅水花一个月后可达到3~6厘米,放养台湾泥鳅3~5厘米规格苗一个月后可达到10克左右,两个月后可达到30~40克,3个月后可达到60~70克,4个月后可达到120~130克。在台湾地区每年12月至翌年2月是台湾泥鳅人工繁育最佳时期,重庆山区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最适时间不曾有人研究。2014年4-10月我们在海拔400~800米山区里开展苗种培育试验,试图探索台湾泥鳅在本地区池塘培育苗种最佳时间,以期为山区开展台湾泥鳅品种推广和苗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u^2+、Cd^2+(Megalobrarn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Zu^2+、Cd^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mg/L、0.38mg/L、0.27mg/L、0.23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mg/L、8.34mg/L、6.36mg/L、4.44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mg/L、17.56mg/L、15.33mg/L、14.62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mg/L、0.849mg/L、3.372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刺对两种单细胞藻类牧食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直接计数法和叶绿素a测定法评估了长刺氵蚤对不同密度的小球藻、舟形硅藻及其混合藻液的牧食力。结果表明 :当小球藻密度在 5 .2 0 0mg/L~ 12 .688mg/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逐渐升高 ,摄食速度(细胞 /氵蚤·h)则逐渐降低 ,小球藻密度为 3 .4 3 2ml/L~ 5 .2 0 0ml/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及摄食速度都明显降低。当舟形硅藻密度为 7.885mg/L~ 63 .3 65mg/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逐渐升高 ,摄食速度逐渐降低。长刺氵蚤的摄食使浮游植物产氧量降低。在混合藻液中 ,长刺氵蚤选择性摄食舟形硅藻 ,选择指数S =0 .0 86。长刺氵蚤对舟形硅藻、小球藻为代表的中小型藻类具有较强的牧食力 ,证实了用长刺氵蚤等大型枝角类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外观和组织学特征,将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spinibarbus)sinen-sis〕性腺分为6个发育时期,其发育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由卵巢和成熟系数的变化,证实该鱼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为4~7月。雄鱼精巢为壶腹型,呈长带状。该鱼6冬龄以下个体相对和绝对怀卵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稻、鱼、鸭、菜复合生态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1999年在贵州省石阡县进行了稻、鱼、鸭、菜复 生态模式示范,示范面积12hm^2,获得了平均产鲜鱼750kg/hm^2、瓜果1650kg/hm^2、成鸭225只/hm^2,增产水稻750kg/hm^2的良好效益。本文阐述了“稻、鱼、鸭、菜”多元复合系统的生态学原理及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1996的在简阳市进行了南方大口鲶秋繁试验,经100天培育,催产繁殖,获受精率90.4%,出苗率80.5%的结果,强化培育春季人工繁殖过的亲鱼,改用新催产药物,提供适宜催产条件,可成功进行秋季繁殖。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裸鲤性腺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法 ,对青海湖裸鲤的性腺发育进行观察。其性腺的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 ;卵母细胞从第 3时相发育到第 4时相基本同步 ,产后卵巢的组织结构回复到II期 ;产卵时间始于 3月上旬 ,持续到 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drophila)感染团头鲂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理学变化。通过对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学观察,发现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鱼体多处出血,特别是体表的出血最为明显;有淡红色浑浊黏液状腹水,肛门红肿外突;心、肝、肾、肠等内脏器官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坏死以及红细胞发生溶血;血液学生理指标上表现出红细胞大量减少,白细胞大量增加等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理特征,并在病理变化观察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病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