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采用显微观察方法研究了一种在鱼池中经常形成水华的裸藻(Euglena SP.)的形态特点,包括藻体外形、裸藻红素、鞭毛、眼点、色素体及副淀粉等形态结构,并探讨了这种裸藻的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2.
3种冠环线虫体表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冠状冠环线虫(Coronocyclus coronatus)、大唇片冠环线虫(C.labiatus)和小唇片冠环线虫(C.labratus)的体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线虫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冠状冠环线虫外叶冠由22个小叶组成;4个亚中乳突起自口领基部,向口领顶部延伸呈隆起状;雄虫生殖锥背唇上有1对卵圆形结构的附属物,中部相融合,上面分布着许多刚毛状突起;雌虫尾部直。大唇片冠环线虫外叶冠小叶19个;口领内上缘在背腹面和侧面向内延伸形成4个大的唇形结构,每个唇片的基部中央伸出1个亚中乳突;雄虫生殖锥背唇上约分布着10个大小不等的圆锥形附属物;雌虫尾部稍弯向背侧。小唇片冠环线虫外叶冠小叶18个;口领内上缘在背腹面和侧面向内延伸形成4个小的唇形结构,每个唇片的基部中央伸出1个亚中乳突;雄虫生殖锥背唇上有1个两端呈卵圆的月牙形附属物;雌虫尾部直。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细口杯环线虫(Cylicocyclus leptostomum)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利用数码显微镜对细口杯环线虫进行了形态观察,运用PCR扩增其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12种圆线虫的ITS序列,以马圆形线虫(Strongylus equinus)为外群,运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细口杯环线虫中等大小,口囊呈圆柱形,宽度大于深度,口囊底部有小齿;口囊壁前端薄,后端基部有明显的环箍形增厚;外叶冠由20~24个小叶组成,内叶冠由50~60个小叶组成;食道漏斗较小;雄虫生殖锥较长,呈圆锥形;雌虫尾部直,尾尖呈指形;所测ITS序列总长度为837bp,其中ITS1长366bp,5.8S长153bp,ITS2长318bp;ITS1的GC含量(46.0%)明显高于ITS2(39.8%);经BLAST同源性比对分析,本研究线虫ITS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同种线虫序列(登录号:AJ004849、Y08587)同源性达99.85%,与阿氏杯环线虫的同源性达99.0%,与杯环属内其他线虫的同源性仅为93.33%~98.45%;ITS序列种间差异远大于种内差异;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细口杯环线虫与阿氏杯环线虫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杯环属内其他线虫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综上所述,ITS序列可作为鉴定寄生线虫的分子遗传标记,证实所采标本是细口杯环线虫,并首次在国内报道了细口杯环线虫的ITS序列,为该线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河南省驴肠道寄生圆线虫的种类,为圆线虫的分类研究及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地区的34头驴进行肠道检查、采集圆线虫,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和种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22种圆线虫,隶属于2亚科7属,其中三齿属Triodontophorus Looss,1902共检测到2种,即锯齿状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serratus(Looss,1900)Looss,1902和日本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nipponicus Yamaguti,1943。[结论]河南省地区驴存在锯齿状三齿线虫和日本三齿线虫感染,其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驴寄生圆线虫的种类记述——盅口属Cyathostomum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6-2007年,对河南省34头驴体内寄生圆线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共发现22种圆线虫,隶属于2亚科7属。详细观察和描述了盅口属Cyathostomum的3种线虫:四刺盅口线虫Cya-thostomum tetracanthum、碗形盅口线虫Cyathostomum catinatum和蝶状盅口线虫Cyathostomum pateraturm。其中蝶状盅口线虫在河南省属首次报道,为河南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6.
以尖膀胱螺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毒死蜱对尖膀胱螺抗氧化系统、乙酰胆碱酯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通过预试验获得尖膀胱螺72 h LC50为243 μg/L,推算的安全浓度为16 μg/L,正式试验以16和121.5 μg/L浓度组分别暴露尖膀胱螺96 h.在第24、48和96 h分别取材,测定尖膀胱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推算的安全浓度(16 μg/L)暴露后,尖膀胱螺体内MDA含量和NOS活性在各时间段变化均不明显,而SOD和AChE活性在96 h被抑制;在高浓度组(121.5 μg/L),尖膀胱螺SOD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后又有所回升的趋势,MDA水平持续上升,NOS水平被显著性诱导,AChE活性则被显著性抑制,且在48 h时抑制作用最强.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尖膀胱螺抗氧化系统和神经中枢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提示尖膀胱螺可作为毒死蜱毒理学试验模型动物,同时MDA和AChE可作为毒死蜱毒性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河南省驴寄生圆线虫的种类,为圆线虫的分类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于2006-2007年,对河南省几个地区34头驴体内寄生圆线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现22个种,隶属于2亚科7属。对杯冠属Cylicostephanus的4种线虫:小杯杯冠线虫Cylicostephanus calicatus、高氏杯冠线虫Cylicostephanus goldi、长伞杯冠线虫Cylicostephanus longibursatus和微小杯冠线虫Cylicostephanus minutus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8.
[C8mim]Br对蚯蚓抗氧化系统的亚慢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OECD标准的基质染毒法测定了离子液体溴化1-辛基-3-甲基咪唑([C8mim]Br)对蚯蚓(Eisenia foetida)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亚慢件毒性条件下蚯蚓体内CAT、SOD、GST的活性和GSH、MDA含量的变化,以期初步分析[C8mim]Br对蚯蚓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及其毒性作用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C8mim]Br对蚯蚓的7 d-LD50和14 d-LD50分别为206.8 mg·kg-1和159.4 mg·kg-1.亚慢件暴露42 d后蚯蚓体内CAT的活件受到显著抑制;SOD的活性在低浓度(1~5 mg·kg-1)受到抑制,高浓度(20~40 mg·kg-1)被激活;在高浓度处理组(20~40 mg·kg-1)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10~40 mg·kg-1浓度的[C8mim]Br处理组GSH的含量显著升高,各处理组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差异.推测[C8mim]Br可能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蚯蚓体内,并诱导了蚯蚓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细口杯环线虫(Cylicocyclus leptostomum)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利用数码显微镜对细口杯环线虫进行了形态观察,运用PCR扩增其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12种圆线虫的ITS序列,以马圆形线虫(Strongylus equinus)为外群,运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细口杯环线虫中等大小,口囊呈圆柱形,宽度大于深度,口囊底部有小齿;口囊壁前端薄,后端基部有明显的环箍形增厚;外叶冠由20~24个小叶组成,内叶冠由50~60个小叶组成;食道漏斗较小;雄虫生殖锥较长,呈圆锥形;雌虫尾部直,尾尖呈指形;所测ITS序列总长度为837bp,其中ITS1长366bp,5.8S长153bp,ITS2长318bp;ITS1的GC含量(46.0%)明显高于ITS2(39.8%);经BLAST同源性比对分析,本研究线虫ITS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同种线虫序列(登录号:AJ004849、Y08587)同源性达99.85%,与阿氏杯环线虫的同源性达99.0%,与杯环属内其他线虫的同源性仅为93.33%~98.45%;ITS序列种间差异远大于种内差异;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细口杯环线虫与阿氏杯环线虫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杯环属内其他线虫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综上所述,ITS序列可作为鉴定寄生线虫的分子遗传标记,证实所采标本是细口杯环线虫,并首次在国内报道了细口杯环线虫的ITS序列,为该线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微囊藻毒素对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发育至卵裂期的金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中。结果显示。金鱼胚胎的孵化率逐渐降低,而畸形率升高,且毒素致畸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2866.2μg/L。主要畸形症状是:胚体浑浊、模糊或自行解体,弯体,弯尾。孵化异常。卵黄破裂逸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