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3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角帆蚌死亡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淡水珍珠生产大多是采用三角帆蚌育珠。作为育珠生产用的三角帆蚌,在生产过程中常大批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广大蚌珠生产者及有关科研人员所关注。作者曾在1982年报道了三角帆蚌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认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的一新亚种一帆蚌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hyriopsae)是三角帆蚌细菌性疾病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鱼鱼养稻,稻鱼共生互利关系,代表一种新型的生态模式和新的发展道路,它不同于传统的稻田养鱼。首先它是以增产稻谷产量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是不放松收获优良鱼种增加农民的收入而规划的。每亩放一千三百尾一点五寸左右的草鱼夏花,就能达到不要人工除杂草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对1997年红旗湖主要渔获物鲢、鳙、鲤、青鱼、草鱼的重量及年龄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调整鲢、鳙投放比例,大幅度减少鲤鲫投放量,严格控制草鱼投放,加大河触放流等高效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在为争取年产四、五百万吨淡水鱼的讨论中,许多地方反映,鱼种不足是实现这个任务的困难之一。这篇文章不仅科学地论述了稻田养鱼的重要意义,而且为解决鱼种问题提出了一个途径,并且具体介绍了稻田放养草鱼夏花的技术经验。我国水稻产区非常广大,希望引起普遍重视和注意。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鱼(草鱼种)、鱼养稻是人工构合的稻鱼共生结构,它将原来的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这种结构与传统的“稻田养鱼”有质的不同。稻鱼共生的要旨,主要是使稻谷增产,农民劳动强度减轻,同时也普及养鱼,使淡水鱼产量迅速提高和稻区农民较  相似文献   
6.
<正> 早稻在华中地区为4月下旬插秧,而当年草鱼夏花最早要到5月下旬才能达到,所以早稻田稻、鱼配合不能适时。放养隔冬鱼种虽可克服早稻与鱼时间差的矛盾,但其费时又费鱼池和饲料,比较复杂。考虑放养鱼苗受敌害威胁较小,而试验直放鱼苗的办法来克服时间差的矛盾。试验于1982年在湖南桃源的一块0.8亩的早稻田中进行,放1,600尾约8毫米的草鱼苗(每平方米3尾),另一鱼池为对照,放20万尾。最初1~6天鱼苗生长速度与对照人工饲养的不相上下,以后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二年,倪达书教授应用生物防治的法则,以“鱼在稻田中除草灭虫、保肥造肥、促进稻谷增产”为宗旨,进行稻田养鱼初步试验曾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指明为结合稻田管理,勤灌、浅灌和晒田的需要,稻田中以养鱼种为宜。鉴于前人经验,作者试图从生态学观点出发,有意识地利用稻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群落之间竞争及相互促进的关  相似文献   
8.
稻鱼共生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稻田养鱼是应用稻田养鱼鱼养稻、稻鱼共生的理论,有意识地利用生物种群、群落之间的生存竞争及动定协同,从而控制和调节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也就是说,稻田养鱼是将原有的稻田生态系统向更有利的方向转化,并且充分利用新的生态系统,发挥其共生互利的作用,使稻田生态系统产生更大的“负载力”,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我国的稻田养鱼有悠久历史,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有记载。但直至解放前夕,稻田养鱼只是自发地在部分地区进行,因此,技术一直难以提高,产量也很低,面也不广。解放后,由于水产事业得到重视,自1958年开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病防治药物种类有消炎剂、杀虫剂、饲料添加剂和水质调节剂,介绍了药物种类、作用及使用剂量和方法,选购药品时要注意质量的鉴别,按需确定购买数量。  相似文献   
10.
前言本研究是根据倪达书研究员的“稻、鱼共生理论”进行的。在基本不改变浅灌、晒田、施用化肥,农药等现有双季稻栽培管理措施的前提下,将草鱼作为新的生物种群引进稻田生态系统中,运用相应的操作管理技术,使水稻与草鱼种共生于同一时空。试验证明,草鱼种构成了稻田生态系统食物鲢(网)中新的环节,摄食田间杂草、水生昆虫、浮游生物等,引起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产生了一系列与水稻密切相关的变化,减少了物质和能量的流失,促使部分物质就地循环和能量向更有利于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