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引进部分青花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态条件下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优良杂交黄皮洋葱品种,全生育期280天左右,冬性强,品质好,且产量高,亩产达4000kg.现就其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一、适期播种 洋葱的育苗对播期要求比较严格,适期播种是取得高产的关键环节.播期过早,越冬前葱苗粗大容易通过春化抽薹率高;播期过晚,幼苗弱小而不能及时移栽,越冬抗寒能力差,死亡率高,且翌年春返青晚,植株生长发育相对缓慢,从而影响产量.所以根据种植经验及当地气候特点,在我区育苗播种适期一般在9月3~5日为宜.  相似文献   
3.
陈耀武  李巨 《食用菌》2001,23(6):6-7
近年来 ,我国代料香菇生产发展迅速 ,为能帮助解决香菇生产上存在的菌筒出菇不畅问题 ,现将我们对香菇菌丝生理成熟特性一些认识及应用报道如下 ,供作参考。1 菌丝生理成熟的概念1.1 菌丝生理成熟与菌筒出菇的关系 所谓菌丝生理成熟 ,是指料袋接种后 ,在培菌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生理特性。菌筒只有达到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 ,即生理成熟是菌筒出菇必备的内因条件 ,温差、光照、低温刺激和人工惊蕈等催菇措施则是外因条件 ,内因条件不具备 ,所有外因条件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 ,在生产管理中 ,判定菌筒能否催菇的唯一根据就是其生理成熟度。1.…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生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前,再生稻的研究在栽培工作方面报道很多,本文就再生稻生理研究的某些结果,作初步报道,以比较说明再生稻的各方面生理活动是正常的,并为栽培夺取较高的产量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为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扁圆锥形,茎叶光滑,叶带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为秋植球根,早春开花,花单生茎顶,花型杯状,花色明快而艳丽,有红、黄、粉、紫、白、双色等多种丰富多彩的色泽;品种繁多,最适宜作切花、花境、花坛布置或草坪边缘自然丛植,中矮品种可盆栽观赏。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是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棉蚜危害较为严重的一年,也是继1987年、1993年、1995年以后的又一个大发生年,该年5月棉蚜发生高峰日,有蚜株率30%、百株蚜量308头较2003年5月棉蚜发生高峰日,有蚜株率5·7%、百株蚜量35·5头分别高426·3%、767·7%;至6月下旬,个别乡村因棉蚜危害重  相似文献   
7.
T优5537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用不育系T55A与蜀恢537配组育成的中熟偏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2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5年晚造至2007年早造该组合在粤西的湛江、茂名等地累计种植面积达2万hm^2,一般产量9.00-9.75t/hm^2,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较好,适于粤西地区作早、晚稻栽培。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甘薯阳畦育苗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保证甘薯高产的最主要措施之一,育好育足甘薯苗是夺取甘薯高产的基础。阳畦育苗优点是:出苗早、出苗多,病害少、成功率高、费用低,适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甘薯的主要栽培技术是:(1)选用优良品种;(2)选择田块,加深耕层,科学施肥;(3)培育无病壮苗;(4)适时 早插,合理密植;(5)田间管理和病虫需防治。  相似文献   
9.
引进国内优良的甜叶菊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栽培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引自江苏的甜叶菊品种ZS-3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最高,分别为7.69%和12.39%,达极显著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期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引进国内优良的甜叶菊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栽培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引自江苏的甜叶菊品种ZS-3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最高,分别为7.69%和12.39%,达极显著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期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