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忽闻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问;蓬莱、方丈何处有,瀛州仙草亦未见。谁知海滨有三山。春晓镇上风光妍.三山玉叶得殊荣,驰誉四海人皆赞。话说三山玉叶参加今年第四届中国名优绿茶评  相似文献   
2.
余姚瀑布茶     
绝迹百年的浙江余姚瀑布茶,别号仙茗、香茗,今已恢复生产。这名茶出在万壑争流的浙东四明山上,野生于岩石缝中,不施农药、化肥。茶叶汲瀑布水气,浴云霞雾霭,色香味俱佳,有其特独的天然丰姿,形若罗汉树枝叶。据文字记载,瀑布茶在汉朝时已有名望,唐朝时,陆羽《茶经》上对余姚瀑布茶已有明确记述。若余姚之瀑布兮,尤《茶经》之所夸。历代骚人墨客为之称颂。明朝思想家黄宗羲深夜品茶,写有诗句“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美国出版的《茶  相似文献   
3.
以考证四明十二雷茶诗及作者晁说之为文章切入点,论及宋代明州茶文化中茶禅、茶具等特色。四明十二雷产地今余姚市河姆渡镇车厩岙,历经宋代300年后,到元代初年又被列入贡茶产地,跨越元明两代又达350年之久。本文剖析了明州茶文化现象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4.
陈伟权 《农业考古》2005,(4):195-196
一、从河姆渡遗址探索原始茶 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以其七千年左右的文明史震憾中外。那里4米厚的四个文化层,众多的出土文物如厚厚的史书,展示了原始社会后期的新石器时代社会风貌。原来普遍认为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摇篮,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向世界宣告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均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几千年来,民间形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其中茶在原始社会的形态,从地处江南的河姆渡遗址追溯考证,无疑是一条较为科学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5.
自北宋开始,两位高丽王子义通、义天与宁波茶禅交往之多、持续联络150余年,源远流长.如今,宁波弘扬海上茶路文化,对其值得详述研究. 先说王子义通.他是朝鲜半岛上台宗十六祖孙.北宋初年,义通作为僧侣到浙东学佛.明州为全国大丛林之一,公元三四世纪时,名僧支遁在四明山,已与高丽道人有书交往,浙东僧人风范为义通所敬仰;而天台山曹洞宗、天台宗、临济宗底蕴丰厚,正传入高丽.义通心系明州,向往浙东参拜东南佛国之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