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我国优质牛肉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发生改变,食品的多样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牛肉的生产和消费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2013年中国牛肉市场供需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的数据分析,预计2014年国内牛肉产量可达到5 736千吨,屠宰量达41 993千头,进口牛肉可达39千吨,出口牛肉可达43千吨,消费量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木材检验在木材生产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增强木材检验的对策,阐述了木材检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东北(吉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肉牛标准化养殖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政策需求以及地方优秀政策、高效标准化发展模式总结如下:一、当前制约肉牛产业标准化养殖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1.养殖用地政策。东北地区因政策、过程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在土地使用上难易程度不同。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养殖用地比较紧张,而内蒙古养殖用地政策方面比较宽松。从用地政策上看,东北地区养殖用地基本都纳入到了土地  相似文献   
4.
我国肉牛产业起步晚,肉牛种业相对落后,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然而国外肉牛产业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对于良种肉牛的推广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肉牛产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综述,种业作为肉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对肉牛业的贡献超过了40%,而肉牛种牛拍卖会作为良种推广的一种重要宣传方式,重点概述了影响种牛拍卖价格的因素,并对不同国家的种牛拍卖会历程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推进我国肉牛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对引进优质肉羊品种进行快速繁育,是加速育种进程与迅速提高我国绵羊肉用品质的捷径。本次非繁殖季节胚胎移植平均每只供体羊冲出可用胚4.8枚,最高为21枚,鲜胚移植妊娠率86.67%,总体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激素免疫中和技术基于激素的内分泌机制,利用激素免疫动物,改变动物体内激素正常代谢水平,以达到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目的。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动物繁育上显示出很大的潜力,它在提高动物繁殖和应用于免疫去势等方面显示出优势。作者主要综述了激素免疫的作用机理在畜牧生产的应用以及影响激素免疫效果的因素等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选用草原红牛3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草原红牛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IDVGA2、IDVGA46、TGLA44、BM1824、ETH225、BM2113、IDVGA44和IDVGA55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6、6、4、4、2、6和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22 3、0.749 3、0.671 3、0.584 9、0.671 5、0.508 9、0.761 2和0.596 5,这8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8个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SSCP方法对种公牛群体的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所有外显子及5′UTR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显子1及外显子8分别检测到了2种等位基因A、B和C、D,其中A、C为群体中优势基因,其他外显子及5′UTR没有遗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第1外显子位点AA型鲜精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AB型(P=0.012),第8外显子位点CD型冻精活力显著高于CC型和DD型(P=0.004)。初步推断PRLR为影响种公牛繁殖性状的一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武斌  胡成华  张国梁  赵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89-5892,5904
[目的]研究遗传基础、营养水平及其互作对杂交肉牛增重效果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4×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取4种不同遗传基础肉牛(夏洛来牛、德国黄牛、红安格斯牛和利木赞牛)分别与西杂母牛杂交的后代44头,饲喂2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试验期为140 d。[结果]在低营养水平下,安西杂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夏西杂牛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安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高营养组极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安西杂牛(P〈0.01),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5);低营养组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高营养组(P〈0.05)。[结论]杂交牛的日增重、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受遗传因素影响显著,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受遗传和营养双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饲养试验对3个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研究,为选育优质肉羊品种提供理论基础。选取杜寒14只,南本18只,寒本12只为研究对象,相同条件下,饲养到9月龄,选取部分试羊进行屠宰,比较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杜寒F1羔羊全期平均日增重达252.81g,极显著高于寒本(P<0.01),显著高于南本(P<0.05),南本显著高于寒本(P<0.05);杜寒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极显著高于寒本(P<0.01),显著高于南本(P<0.05),南本与寒本差异不显著(P>0.05);南本的大理石纹极显著高于杜寒与寒本(P<0.01)。南本的熟肉率显著高于寒本(P﹤0.05)。杜寒杂交组合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