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农作物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安茶探源     
安茶选料精细,工艺独特,制作讲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民间称之为软枝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半发酵的紧压茶。相传创于1725年前后,内销两广香港,外销东南亚诸国。其品种特征基于徽州地区优异的茶叶内在品质及限于当时包装材料,在储运、销售等环节中茶多酚类物质氧化(后发酵)而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黟山雀舌     
黟山雀舌是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1只新创名茶。其品质优异,具有形似雀舌、色泽黄绿、白毫显露、冲泡成朵、滋味鲜醇、回味甜爽、花香扑鼻、香气持久、耐冲泡的品质特点。茶名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学教授陈椽命名。该茶1988年被评为省级名茶,1992年复评,确定为安徽省名茶,同年参加首届农业博览会,获优质产品奖。 黟山雀舌的采摘极为讲究,在清明前后,选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叶,芽叶长度标准为2.0~2.5cm,并要求肥瘦长短一致。采摘时做到六不采,即雨水叶、露水叶、对夹叶、短芽叶、紫色叶、病虫叶不采。其加工工艺如…  相似文献   
3.
詹三良 《茶业通报》2016,(4):175-176
近几年皖南地区的茶树病害大多发生在每年7月份以后,主要病害为茶树炭疽病、茶饼病和茶网饼病三种。由于栽植品种的抗性较差,天气及茶园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实际生产中防治难度大,防治适期难掌握,流行时药剂防治效果不佳。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修剪,和加强茶园管理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黟县深冲是个原本不产茶的城郊移民村,八十年代初在黟县茶叶站的扶持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效茶园脱贫致富,并于1998年提前实现了小康目标。全村178户,661人,350个劳动力,1998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3000元大关,其中茶叶人均收入2231元,昔日那低矮的茅草土房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楼房,高档消费品也进家入户,大部分农户还安上了程控电话,人民安居乐业。到2000年,全村已有无性良种茶园36.7hm2,投产23.3hm2,春、夏、秋三茶并重,全年采制名优茶,平均产量达到150…  相似文献   
5.
提高黄山毛峰品质 再塑黄山毛峰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三良 《茶业通报》2007,29(4):187-187
黄山毛峰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已被原产地域保护,产区涵盖黄山市产茶乡镇,黄山毛峰与太平猴魁是黄山市名茶的代表。作为黄山著名特产和优势产品,当地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对黄山毛峰进行产业化经营,涌现了一批知名黄山毛峰生产企业和品牌,如“汪满田”、“漕溪”等。黄山毛峰以其优异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