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茶芽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芽枯病是浙江省茶树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春茶幼嫩芽叶,可使春茶减产约30%,而且品质下降。病原是一种叶点霉属真菌新种,学名为 Phyllostictagemmiphilae Chen et Hu sp.nov.。菌丝生长和器孢子萌芽的适温在20—27℃,8—10℃时能缓慢生长,29℃时生长受抑制。器孢子萌芽最适 pH 为5.40—6.80。在2%茶汤中器孢子萌芽率最高。病菌对氮源的利用力高,以丙氨酸和谷氨酸最适宜。碳源以果糖、棉子糖、蔗糖为最适宜。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树上老病叶或越冬芽叶中越冬,器  相似文献   
2.
五种害虫在茶丛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应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害虫种群分布主要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水平分布一般是指一块茶园、一个地段、一个茶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区域性)的分布,垂直分布是指海拔、地上地下、茶丛上下等不同高度内的空间分布。由于这些分布不同程度地随着茶树的生长期、各种各样的生态条件(时期、季节、温湿度、日照等)及害虫自身的生长发育而多变的,因此,要全面、正确地摸清某一种群的分布动态是比较困难的。1983~1985年,我们结合综防技术基点示范,仅对小绿叶蝉(卵)、茶跗线螨、茶橙瘿螨、茶细蛾、茶蚜五种害虫在茶丛中的垂直(纵向)分布进行了调查,方法是在三块生产茶园中,定期每次分别抽查20个茶枝,检查各序叶或节间上的虫口数,得出了这些害虫在各序叶(节)上的绝对分布量与相对分布率(成数),经过数理统计分析,找出其分布规律性,并试图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现将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茶芽枯病(phyllosticta sp.)是由一种叶点霉(真菌)为害所引起的春茶芽枯病害。1976年初次发现,由于环境条件适宜于发病,再则对症状未能准确诊断,防治不及时,致使该病害迅速蔓延,迄今已在浙江省茶区普遍发生,成为春茶生产上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4.
茶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短须螨(Brevipalpus obovatus Donnadieu)是茶树上一种重要害螨。寄主范围广,能为害45科120多种植物。全年发生7代。以雌成螨在表土下根颈部越冬,但在我国南方茶区则无明显的滞育现象。螨体和卵多分布于茶树中、下部,以成叶或老叶的背面居多。雌、雄性比约2000∶1,以行孤雌生殖为主,也可行两性生殖,后代绝大多数为雌螨。雌成螨平均寿命为35—46天,长的可达6个月,平均产卵量35—40粒。在杭州地区,每年4月份平均气温上升至10—15℃时开始出蛰;24—30℃为适温范围,8月中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