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在无机微量元素(B.Mn.Zn,I.Mc.Cu和Co)浓度不同的培养基上,粳稻品种除了Somewake和Daikoku 1外,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一般较强,但籼稻和大粒品种(假定是粳型)及籼粳杂种则相当弱,且各不相同,尤其在减少无机微量元素的培养基上更是如此。这些结果得出,生态种和杂种之间愈伤组织的形成对无机微量元素的浓度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从含有同样d-1基因的Murasaki—Daikoku和Daikoku 1品种的比较,可以推测d—1基因不直接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而某些背景基因,即抑制基因可能与愈伤组织形成的降低有关。同样,低脚鸟尖和台中本地1号的半矮秆基因也不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因此认为,许多籼粳杂种和IR8愈伤组织形成略微降低是由某些背景基因所引起,即愈伤组织形成的抑制基因,而不是半矮秆基因,这种抑制基因似乎最常出现在籼稻和大粒品种中。观察到粳稻,籼稻,籼粳杂种及大粒品种愈伤组织表观形态的差异。粳稻和大粒品种愈伤的组织趋向于松散;籼粳杂种趋向于紧密;籼稻品种居中。从所预期的愈伤组织形成的多样性,即生长正常植株,白色毛状物,根簇生,局部白化及类似根簇状物结构在杂种中最常出现。愈伤组织的坏死或半褐多半出现在愈伤组织形成能力弱的品种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