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25%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是近年来研发的新型杀菌剂,通过试验表明,氟噻唑吡乙酮单剂及桶混剂对黄瓜霜霉病均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第二次药后7d,防效均在70%以上;第二次药后14 d,防效均在76.3~88%。建议在生产使用25%氟噻唑吡乙酮(SC)3.2~4.0ml/mu、氟噻唑吡乙酮12 ml/mu+阿米西达124 ml/mu或氟噻唑吡乙酮12 ml/mu+瑞凡100ml/mu进行喷雾,可有效地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展蔓延。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集度指数(I、C、M^*、CA、K)和Iwao法,研究了姜瘟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穴在田间的分布型,结果表明,姜瘟病穴率≥50%时为均匀分布,<50%为聚集分布。理论抽样数量通过Iwao法计算公式得出不同发病率(-/X)所需最大的抽样方数为:n=3.6745/x-3.1475。5种药剂浸种防病试验结果表明,25%多菌灵250倍,50%代森锰锌600倍效果较好,分别为59.74%、52.45%,且具有较明显的保护效果。姜苗生长中后期8种药剂喷雾加灌根防治,防效较好的是霉敌100倍、50%代森锰锌+KH2PO4。分别是54.10%与49.69%。  相似文献   
4.
汉中市水稻发生青桩央并非不育系本身退化所造成,而是在育秧,插秧,收获,贮运等过程出现机械混杂及制种隔离不安全,取杂不亚引起生物学混杂所造成,对此,提高有效预防青桩秧发生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对田间土壤软腐病病原菌的定量检测,基于魔芋软腐病优势病原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的Fyu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C1/PCC2/PCC3,建立TaqMan荧光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并对魔芋根系土壤中软腐病病原菌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基于FyuA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好,仅能特异性检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当模拟带菌土壤中病原菌浓度低至1.88 CFU/g时也能检出,灵敏度高;发病魔芋根际土壤中软腐病病原菌检出率为100.00%,病原菌DNA浓度最高达到了7.52×10~7ng/μL,健康魔芋根际土壤中也存在病原菌,检出率为40.00%;不同种植模式中,林下魔芋土壤中软腐病病原菌数量较少;连作时间与病原菌数量、病情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连作时间越长,病原菌积累越多,魔芋病情指数也越高,魔芋连作4年土壤中病原菌DNA浓度最高达到4.03×10~4ng/μL;对魔芋土壤软腐病病原菌进行全年监测,病原菌数量随着月份增长逐渐上升,在8—10月达到峰值543.20 ng/μL后下降,病原菌数量与魔芋病情指数变化规律一致,但田间魔芋软腐病的发生相对滞后。表明建立的TaqMan荧光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用于田间魔芋软腐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对秦巴山区魔芋白绢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M3具有致病性,菌落正面白色,菌丝发达呈放射状,背面呈淡浅黄色,后期形成茶褐色菜籽状菌核,直径为1.2~2.3 mm,具有蘑菇气味;经16 S rDNA-ITS序列相似性分析,该病原菌与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KY640625.1)相似性达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将其鉴定为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属于半知菌亚门,其无性态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菌株M3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值为7,碳源利用以麦芽糖最好,乳糖最差;氮源利用以酵母粉最好,硝酸铵最差。该研究结果为秦巴山区魔芋白绢病的绿色防控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木耳属22个菌株为供试材料,研究了rDNA-ITS序列作为木耳属条形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TS序列作为木耳属条形码的有效长度为420 bp左右,片段长度大小适宜,扩增与测序成功率均为100%。种内ITS序列差异度为0.5%~2.5%,种间序列差异度为4.8%~10.8%,种间序列差异显著高于种内序列差异。在此基础上,以黑耳属为外群构建系统树,结果表明ITS序列可以区分木耳属不同的种。综上所述,ITS序列作为木耳属的DNA条形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陕南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陕南除水稻之外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如何改变现状,推进陕南小麦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调查陕南小麦品种更替、演变、种植技术的进程及生产现状,分析作为小麦次适生区,存在的品种多乱、病害严重及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选育适宜陕南地域的专用小麦品种,配套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促进陕南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华双5R、171R和175R这3个抗根肿病油菜品种的田间抗性、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2017—2018年在陕南根肿病重发区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抗根肿病油菜品种在陕南地区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其中华双5R对根肿病免疫;同时,3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均能安全越冬,未发生冻害现象;而且生育期适中,均能正常成熟;其中,华双5R和171R从苗期、蕾薹期到成熟期整个生育时期,生长整齐一致,抗倒性稍差,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产量较高,抗菌核病性强,可作为主栽品种在陕南根肿病重发区推广种植,同时也可作为抗性种质资源用于抗病品种选育;而175R这个品种生长整齐一致,分枝部位较高,抗倒性强,可做为特性种质补充到资源库,丰富育种资源用于下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温室花卉的白粉虱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近年来随着花卉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其分布地区逐渐扩大.在花卉上的危害日益加重,该虫能为害37科73种观赏植物如月季、倒挂金钟、扶桑、串红等,已成为目前温室花卉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