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3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两年来,我区薄膜育苗面积发展较快,达45万亩左右,占总棉田60%以上,1978年和1979年的棉花产量分别较上年增产二成三和二成半,连续跨了两大步。1979年全区棉花平均亩产127斤,是七十年代产量最高的一年。随着薄膜育苗面积的扩大,在育苗移栽技术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苗床应用假植蹲苗技术,提高了棉苗素质,有效地解决了移栽花栽后缓苗和晚茬争早发的矛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棉区在70年代已大面积推广棉花薄膜育苗,但在技术上走过一段弯路。当时普遍发生的问题是,高脚苗和高温烧苗,因此棉花出苗后,着重蹲苗。白天以揭膜为主,结果棉苗弱小,红茎到顶,栽后不发,没有充分发挥薄膜增温促早发的作用。对  相似文献   
3.
天柱县位于黔东南州东南部,为前震旦系变质砂页岩所组成的山地,平均海拔500-700米,相对高差300-500米堆积物分布广泛,土层深厚,水热条件及土质条件极有利农业生产。全县耕地面积24.36万亩,其中可机耕地面积5.9万亩,有万亩坝区2个,千亩坝区5个,天柱县城关坝是全省计划实行集约化经营的23个坝区之一,对发展农业机械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业人口外流,田块变得相对集  相似文献   
4.
我市1962年开始发生棉花枯萎病,1975年在重病田开始推广抗病品种,1983年全市棉花获大丰收,平均亩产137.6斤,重点产区常熟市、沙洲县亩产分别达171.9斤和144.4斤,产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一、选引抗病高产品种 第一阶段为1974~1976年。选用抗病品种陕401、陕112、62-200,其中以陕401表现突出。1976年种植面积达7万亩,亩产达到百斤左右,为病区保面积,保产量作出了一定贡献。第二阶段为1977~1979年,种植  相似文献   
5.
我区常年植棉70万亩左右.回顾1968年以来的棉花生产情况,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968~1970年棉花采用直播,套种在以大元麦为主、麦幅占地35%左右的麦垅中,茬口好,亩产119.6斤.1971~1977年棉花前茬片麦面积大(50~60%),条播麦幅占地40~50%,腾茬季节迟,棉花产量下降,亩产为91.9斤.1978年以来棉花以育苗移栽为主,产量有所上升,亩产为102.4斤.为使棉花产量能持续增长,更好地发挥移栽棉增产优势,我们从棉花生产有关资料,分析了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棉花化控的增产效果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棉花进入营期正值梅雨季节,棉苗营养生长旺盛,历年疯长面积占全市棉田的30%左右。大面积发展薄膜育苗后,棉株到盛蕾期,根系进入生长高峰期,遇到梅雨,肥水碰头,使早发棉株早蕾座不住早铃,成为我市移栽棉难以发挥增产优势的一大难关。1978~1981年,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