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湖南省长沙县、岳阳县、临澧县和益阳市大通湖区4个主产县(区)水稻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按早稻、双季晚稻、一季稻以及再生稻的种植模式分类,对不同模式成本效益的变化趋势、不同规模经营效益等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不同模式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和区域问题。结果发现,不同种稻模式和主体单位面积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适度规模具有成本优势;再生稻效益较好,但面临制度和技术限制;籼稻区面临的共性和区域问题包括机械化率低、信贷成本高、品牌效应弱等。基于此,从政府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会化服务、畅通信贷渠道、引导订单化生产、将再生稻纳入粮食统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籼稻生产经营效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搞好流域综合治理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朐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明确建设途径,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尽快让临朐大地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产业内各要素逐步由相互竞争的失衡状态向互相依存、协同共生的结构转变。本研究基于协同共生视角,以福建省特色农业产业茶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关系结构对茶产业生态圈协同发展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生产者创新能力、消费者需求水平对茶产业生态圈协同进化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服务、平台服务等服务支持对茶产业生态圈协同进化无直接效应,但其通过影响产业共生性来影响茶产业生态圈的协同进化水平,产业共生性在其中扮演完全中介角色。基于此,从提升生产者创新能力、树立消费需求导向、完善服务支持和构建资源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日本和中国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两国的研究进展。日本农业多功能性提出具有复杂的国际与国内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资本主义农业恢复时期、基本法农政时期和新基本法农政时期。研究发现:日本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积累了重视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地域社会的形成与维持、对农业多功能进行直接补贴等实践经验。基于此,中国在坚持粮食安全战略不动摇、推进农业农村法制体系建设、放大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挖掘农业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推行农业多功能直接补贴政策方面获得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