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部,无霜期短,热量资源不足,全年降雨少,且分布不匀,冷害和旱害是当地玉米产量不高不稳的两大外界因素。为解决上述两大主要矛盾,探讨玉米高产稳产新途径,于1984年~1986年开展了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体系及理论的研究。经试验,示范、推广证明:采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调控局部生态环境,是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要和延长生长周期的有效途径。在全省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所于1985—1986年在所内外开展了大豆地膜覆盖试验——大豆稀、少、覆栽培法的研究工作。试验分为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对照,参考对照)密植栽培三个处理,供试品种为密枝1号和嫩丰11,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研究结果表明,覆盖栽培,由于提高地温,(0—25cm平均地温比直播增温1.56—3.04℃)提前成熟9—14天。覆膜保墒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生育期水分生产效率比对照增加53.1—75.0%,对抗御干旱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覆膜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有利于养分分解,苗期的碱解氮、速效磷分别比直播增加50.0%和14.9%。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协调大豆生长发育环境中的热量、水分、养分、气体的组合,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使大豆生长发育沿着最佳的生物轨道运转。经济产量每公顷达到2630.8—4317.0kg,比露地直播增产62.4—72.7%。  相似文献   
4.
发展玉米生产,必须破除玉米是单一粮食的旧观念,确立玉米在饲料中的主导地位,发展牧业转化增值,树立新的决策观念。即由产量型向品质型;由单一粮食生产型转向深层开发和综合利用型;由内向型转向外向型;由秸秆单一燃料型转向秸秆还田,根茬肥田利用型。在新的观念指导下,强调玉米的综合利用,从而开拓了高产、优质、高效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6.
玉米早晚促高产栽培法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早晚促高产栽培法,系指玉米适期早播,选用晚熟品种,晚期收获,采用综合的促熟高产措施,而实现高产稳收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经1986~199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早晚促高产栽培法,较常规玉米栽培法增产31.8%~74.9%。高产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充分利用当地热量、光能资源和晚熟品种内涵的增产潜力,大大提高光能利用率,而且具有抗御旱害、冷害、涝害的功能作用,为实现玉米高产稳收开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玉米地膜覆盖蓄水保墒高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9.
1990-1992年进行了玉米垄半空高产栽培法(系一垄半变成105厘米宽的平台,台上种植二行玉米,两台间空半垄)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植利于改善冠层结构,创建高光效的群体光合系统,扩大绿色光合面积,延长光合时间,扩大群体种植密度;土地用养结合;其增产率直播为17.94-56.69%,覆膜为31.6%-67.64%。  相似文献   
10.
玉米高矮秆立体间作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省玉米间作模式主要有米豆间作、米薯间作、米粱间作、米谷间作、米麦间作、米甜间作和米麻间作等,这些模式都不十分理想。虽然玉米产量提高,但矮棵作物产量下降,同时又不便于轮作。为此,我所开展了玉米立体间作最佳模式的研究,用我所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株高130m,同高秆玉米间作即米米间作,产量高,效益好,前景广阔。1 试验处理所内设4个处理:矮秆嫩048同高秆直播玉米黑221间作,大豆合丰35同玉米黑221间作,矮秆高粱敖杂1号同黑221间作,黑221清种。拜泉县基点也设4个处理:矮秆嫩048同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