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采用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法研究了不同比例蚕沙(SE)和稻秸(RS)的组合效应。试验将SE:RS设计为100∶0(SE100组)、80∶20(SE80组)、60∶40(SE60组)、40∶60(SE40组)、20∶80(SE20组)、0∶100(SE0组)的比例,分别进行体外发酵批次培养24 h和体外发酵产气培养72 h,测定产气参数和发酵特性指标。结果表明:1)SE100组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E80组的24和72 h累积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24 h时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为SE80组>SE100组>SE60组>SE40组>SE0组>SE20组,乙酸/丙酸为SE80组SE100组>SE60组>SE80组>SE40组>SE0组。4)随着蚕沙比例的升高,底物体外有机物消化率越高。5)SE80组多项指标组合效应指数为0.76,SE80组>SE40组>SE60组>SE20组。蚕沙和稻秸组合改善了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特性和产气参数,且蚕沙和稻秸的最佳比例为80∶20。  相似文献   
2.
绒山羊瘤胃甲烷菌mcrA基因的RFLP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opulation composition of methanogens in rumen fluid of grazing Inner Mongolian cashmere goat. [Method] Total DNAs of various bacteria in rumen fluid were isolated for PCR amplification using the specifically designed primers based on conservative mcrA sequence of methanogens; then mcrA specific clone library was accordingly established. The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of the library was further analyzed by digestion of restriction enzyme Taq I. [Result] One hundred and five randomly selected specific colonies were classified into six RFLP types, among which the dominant type accounts for 38%, and other types account for 27%, 18%, 5.5% and 4.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are at least six different methanogens in rumen fluid of grazing Inner Mongolian cashmere goat.  相似文献   
3.
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亮氨酸和谷氨酸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77 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2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5%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1.00%亮氨酸+1.37%L-丙氨酸(亮氨酸组)、1.00%谷氨酸+1.44%L-丙氨酸(谷氨酸组)、1.00%亮氨酸+1.00%谷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组)。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1~30 d的平均日采食量、末重和背膘厚均显著降低(P0.05),31~60 d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22.50%(P0.05);亮氨酸组、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亮氨酸+谷氨酸组1~30 d的平均日增重增加了8.04%(P0.05),31~60 d的平均日增重则降低23.70%(P0.05)。与等氮对照组相比,亮氨酸组和谷氨酸组的熟肉率、滴水损失和肉色均无显著差异(P0.05),亮氨酸+谷氨酸组肌肉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风味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添加1.00%亮氨酸可降低1~30 d肥育猪的料重比,增加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饲粮添加1.00%谷氨酸或1.00%亮氨酸+1.00%谷氨酸可增加1~30 d的平均日增重,降低31~60 d的平均日增重;饲粮添加1.00%亮氨酸+1.00%谷氨酸可降低肉色黄度值,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从而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6.
本试验旨在通过人工瘤胃体外培养,研究不同代谢葡萄糖水平下的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微生物蛋白质浓度和产气参数。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设计4个代谢葡萄糖水平[125(A)、138(B)、153(C)、168 g/kg(D)]。体外试验所用瘤胃液采自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分别于培养0、2、4、6、8、12、24 h采集2 mL培养液用于分析。结果表明:1)8~24 h培养液pH随着代谢葡萄糖水平的提高而出现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氨氮浓度在2 h时D组显著高于A组(P0.05),而在6 h时A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D组6h培养液细菌蛋白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随着代谢葡萄糖水平的提高,培养液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总体呈升高趋势,乙酸/丙酸呈下降趋势。3)随着代谢葡萄糖水平的提高,理论最大产气量极显著降低(P0.01),达1/2理论最大产气量的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潜在产气量无显著变化(P0.05),24 h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常数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和上升(P0.05或P0.01)。结果提示,提高代谢葡萄糖水平,可以提高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同时可为绵羊提供较多的生糖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量化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及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的关系,明确环境、栽培条件及生理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探讨协同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为冬小麦产量差缩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20年在山东济宁、德州、烟台和淄博4市进行,综合肥料投入、播种密度和灌溉水平等管理措施,设置了超高产水平(SH)、高产高效水平(HH)、农户水平(FP)和基础产量水平(ISP)4种模式,定量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产量差和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关系,讨论产量差和效率差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结果】当前山东冬小麦高产纪录与SH、SH与HH、HH与FP以及FP与ISP之间的产量差分别为2 729.1、674.3、1 042.9和4 349.8 kg·hm-2,SH与HH、HH与FP之间的氮肥偏生产力差分别为-13.54和15.67 kg·kg-1;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二次抛物线关系。当前降水、光温等不可控因素和肥水投入等可控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分别为31.16%和68.84%。结果显示,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平均净同化率(MNAR)、单位面积穗数(EN)和粒重(GW)差与SH和HH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收获指数(HI)、穗粒数(GN)和粒重(GW)差与HH和FP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SH和HH处理较FP处理有更高的地上部生物量、单株分蘖数以及分蘖成穗率。【结论】当前山东省冬小麦农户产量只实现了最高纪录产量的64.34%,通过优化水肥投入量、提高追肥比例、增施有机肥和锌肥等栽培措施可使冬小麦产量差缩减23.46%,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6.99%。花后物质生产能力仍然是小麦产量提升的限制因素,在保证花后光合同化的同时,提高花前物质的再转运以提高收获指数是农户模式向高产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与番薯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以叶菜型甘薯‘福菜薯18号’为试验材料,利用BGISEQ-500平台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单分子测序技术对全基因组进行建库测序,并组装其叶绿体基因组.结果显示: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1 387 bp,具有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其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LSC)、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SSC)和2个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IR)的长度分别为87 597, 12 052和30 869 bp.注释共得到132个基因,包含87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37个tRNA基因.在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搜索到54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基序个数分别为32, 4, 3, 11, 2和2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叶菜型甘薯与甘薯四倍体野生种Ipomoea tabascana和二倍体野生种Ipomoea trifid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引起福建省霞浦县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从霞浦县马铃薯种植区采集马铃薯黑胫病病样分离病原菌,通过菌落形态、致病性、16SrDNA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序列分析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霞浦县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采集的5个菌株均有致病力,马铃薯植株被侵染后茎部出现黑腐症状,块茎组织发生浸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6%氢氧化铜可湿粉剂1?000倍液和2%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300倍液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提高,综合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不同覆盖物对冬种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覆盖物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及商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物均可提早冬种马铃薯的出苗期、缩短生育期及提高出苗率,其中白膜效果最大;3种覆盖物均可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显著提高马铃薯的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及块茎产量,其中黑膜效果最好;黑膜、白膜、稻草包芯的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