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樱珠果     
樱珠果属蔷薇科樱桃属,分布于华北、东北各地.多生长在向阳山坡或沙丘边、路旁及小灌木丛中,因果实大小象算珠,婴幼儿喜食,取名樱珠果,又因果实中含钙高,又叫钙果.  相似文献   
2.
科藜 1 号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引种栽培驯化,系统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具有高产、观赏性好、中早熟、矮秆抗倒、结实率高、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等特点。 2019-2020 年连续 2 年参加品种区域试验, 6 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 221.6kg/667m 2,比对照青藜 1 号增产 16.5% 。同步进行 2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9.1kg/667m 2,比对照青藜 1 号增产 22.9% 。科藜 1 号适宜在柴达木盆地灌区春季种植。对科藜 1 号的种植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其生产利用潜力,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州市引种藜麦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藜麦是一种新型全营养型作物,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在河南省没有种植过。2013年,林州市农科所在林州市首次引进试种,为以后在河南省各地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品种由安阳市农科院提供,有黄藜麦、红藜麦、青藜麦。(二)试验地点因藜麦种植对海拔、气候要求的特殊性,在林州市选择了5个海拔不同的地方实施了试验。(三)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4.
选用6个中晚熟、5个早熟玉米自交系,分别组配杂交组合。运用NCⅡ设计,对25个杂交组合的生育阶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出苗至拔节期、拔节至抽雄期,早熟组合生育天数短,生长发育快;中晚熟组合生育天数长,生长发育慢,抽雄期可以作为玉米早熟性的重要生理性状和育种参数。抽雄至散粉期、散粉至吐丝授精期、吐丝授精至成熟期3个阶段相互间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9年研究了采用5个种植密度对安玉13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产量经济性状,达极显著差异。(2)A3、A4、A5的株高、穗位高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茎粗、穗长、穗粗、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病害、空株率、倒伏倒折率逐渐加重。(3)A2是最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6.
藜麦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植物分类属藜科,双子叶植物,植株呈扫帚状,株高从几十厘米到3m不等,根系属浅根系,序状花序,主梢和侧梢都结籽,自花授粉。种子为圆形药片状,直径约2mm左右,大小与小米相近,千粒重1.4~3g。  相似文献   
7.
2008-2009年对5个玉米杂交种的果穗灌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它们的籽粒体积增长的时序动态均表现为“前快后慢型”,粒重的增长呈“前慢中快后慢型”;(2)籽粒体积增长最多的阶段都在授粉后28 d内,以后逐渐减慢,粒重增长最多的阶段在授粉后的14~42 d;(3)采用充实指数度量玉米杂交种灌浆期的籽粒发育和充实能力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霜冻、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对柴达木盆地高原藜麦在播种期至幼苗期的影响,其结论可为藜麦播种期预报提供数据指导。通过人工环境模拟试验和自然环境模拟实验资料以及同期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青藜1号在播种至6叶的生长期与地温、草温以及≥0 ℃的积温、<0 ℃负积温、最低温度持续时间等低温强度关系的分析。得出此次高原藜麦试验田内幼苗期生长的下限达到-10 ℃,且低于0 ℃的持续时长在14 h左右时藜麦幼苗会进入休眠期,最低温度低至约-14.0 ℃,0 ℃以下的低温持续达15 h时会使藜麦幼苗致死枯萎。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藜麦新品种青藜1号的特征特性、田间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注意事项等。为藜麦产业的发展及藜麦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Griffing Ⅳ设计,对河南省近年育成的9个玉米自交系的单株产量等13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出籽率GCA、SCA及穗粗和粒厚的SCA外,其它各性状配合力在9个自交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单株产量自交系配合力总效应为主要指标,结合其它性状配合力相对效应大小对9个自交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自交系昌7-2的利用潜力最高,其次为洛06、济533、郑22、豫8701、中72、868,而洛1544、郑58的利用潜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