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小麦的冬、春性类型在遗传上、生理上的差异及对春化和光周期的反应,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Torao Gotoh等对冬小麦春化反应进行了基因分析。ΓepMaH研究了春性品种光周期反应的形态特征。国内外关于小麦主茎叶数,叶龄与穗分化进程的对应关系、生育阶段的划分也有许多研究。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不同类型品种,周年分期播种,研究小麦主茎叶片数及穗分化进程的变异,以探索冬、春性品种叶数及穗分化进程的形态指标,并以此划分生育阶段。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获得較高的生物学产量以后,常因收获方法的不当,以致自然的、机械的和生物学的損失加剧,而实际产量不高。目前我国許多农場、公社,在谷物收获工作中,往往由于收割失时而發生穗發芽、霉坏、掉头、落粒、脫粒不淨以及品質劣变等現象,損失严重,有的高达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本文試就我国收获机具尚未定型的現阶段,根据各不同地区的谷物种类、自然条件、社会經济基础、农作制度、谷物成熟的生物学过程和技术水平等,来确定相适应的收获方法,以期作好收获机具的选型配套工作,达到确保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不同单位根的功能及分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冬小麦不同单位根的特性、功能及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单位根的根干重、根长度及吸(15)~N量等,由下而上依次减少。各单位根吸收(15)~N后,蘖根之间,蘖蘖之间皆可互相运转,但其运转比例不同,其功能模式是:(15)~N喂全株根或专喂初生根,则先供给主茎,其次是分蘖,而且随蘖位升高而递减;喂n单位根,则先供给n单位本身(包括主茎),其次是n+2或n-2单位的蘖(同侧蘖),然后是n+1或n-1单位的蘖(对侧蘖),最后是未喂(15)~N的根系。依照各单位根的功能,小麦根可分为3组:初生根组、次生根下位组和次生根上位组。各组根吸收肥料氮量占总氮量的百分比分别是26.7%、31.4%和41.9%。各组根的主要功能是:初生根组在小麦一生中都起重要作用,但主要是促进冬前分蘖;次生根下位组对巩固分蘖,促进穗部发育起主要作用;次生根上位组对提高结实率、籽粒灌浆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小麦生育期的控制,不论是通过选用品种还是制定播种期,其机理主要是通过不同品种穗分化开始的时期以及开始后的发育过程对温、光的不同反应而达到的。因此,了解小麦对温、光反应的特性在育种、引种、栽培管理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灌溉事业是关系群众生产的集体事业。它需要有组织的有系统的进行,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愈是高级的灌溉形式,也愈需要高级的组织形式。愈是高级的灌溉形式,其增产效果也愈高。因此必须走合作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利用水利灌溉,使农业生产不断增涨。一、灌溉在干旱地区的重要意义:灌溉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尤以我国北部"十年九旱",年降雨量一般在500毫米左右,且大部集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在冀中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分布状况河北平原是秋小麦的主要产区,春小麦仅仅在秋涝区退水晚播地带和水稻田轮作中栽培。较集中的分布在冀中和渤海湾低地:唐山、通县、天津、保定、沧县五个专区。总栽培面积约160万亩(其中尤以天津专区为最多,达90余万亩),稍逊于河北高原张家口春麦区(190万亩)。春小麦无论是作为秋涝区的春播逃涝作物或水稻田的后作,都是当地作物配置中不可少的一环,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生产中的问题和稳定提高生产的途径 由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九年的大豆丰产,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在战胜各种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又获得了大丰收,总产量比一九五八年增长百分之十四,全国各大豆产区都湧现出大批大面积丰产方和高额丰产田。如湖南省衡南县十三万余亩秋大豆平均亩产二百五十斤,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一倍左右,山东省诸城县三十余万亩大豆平均亩产二百八十七斤,比一九五八年单位面积产量增  相似文献   
8.
一、小麦对温光反应的性质二、小麦的光周期效应 (一)小麦光周期反应的性质 (以上见本刊1984年第五期) (二)光周期反应的始末期及其对发育的影响小麦具备光周期反应能力的早晚,不同品种间差异很大。有人从发芽中的胚开始进行处理,发现胚和胚芽鞘对光周期无反应。最早具  相似文献   
9.
张锦熙  李鸿祥 《作物学报》1962,1(2):163-174
分段收获开始适期以腊熟初期至中期为宜。腊熟初期的表征以子粒70%以上连同腹沟全部转黄时作为判断标准。割后铺晒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提高子粒成熟度,降低青粒率,其后熟增重作用不大。铺晒日久因呼吸及淋溶损失加剧,子粒干重及淀粉含量均有下降。在华北地区一般铺晒1—2日即宜检拾。  相似文献   
10.
开渠灌溉是提高小麦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如果掌握不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如雄县去冬因开渠灌冻水过晚,水量过大,以致造成严重的死麦现象!是应提起渠浇麦区(特别是新开渠地区)注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