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正> 目前在国内外已有数十种植物利用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但在木本果树花药培养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到诱导出花粉单倍体植株的报道。我们于1979年春,采用四季桔(Citrus microcarpa Bunge)进行试验,将花蕾经5℃低温处理,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花药,接种于N6等基本培养基,附加激动素(2mg/l)和2,4—D(0.5—2mg/l)进行培养。经过十周培养之后,从开裂的花药内直接产生绿色胚状体。将胚状体转移于改良的MS基本培养基,附加BA0.25毫克/升,IAA0.1毫克/升和LH500毫克/升的培养基上,进一步分化出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目前有大量胚状体正在发育成苗。小苗根尖(或胚状体)细  相似文献   
3.
红耳(Auricularia rhodojudae)的子实体呈深红色,质地柔软,背面绒毛短而稀疏,横切面中部结构的大多数菌丝与表面平行排列成髓层.抗逆性强.其菌丝酯酶同工酶的谱迁移率与毛木耳的毛耳台,7811,毛207等菌号不同.菌丝生长适宜环境为温度25—28℃,pH4,培养基含水量65—75%.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18—22℃.生物学效率96—110%.  相似文献   
4.
利用花药培养诱导茶树单倍体植株是国内外颇为重视的研究课题,但至今尚未见获得花粉植株的报道。日本的胜尾清从1968年开始进行茶树花药培养,于1972年获得了根。土井芳宪(1981)进一步进行了茶树花药培养中根分化率的研究,认为附加NAA10~(-5)M+KT10~(-5)M的激素组合,根的分化率最高。我们于1974年  相似文献   
5.
利用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为获得遗传上纯合型的杂交亲本,克服杂种后代的分离,加速育种过程;而且为利用单倍体细胞,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高等植物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打开了广阔的前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花培”单倍体育种研究,并在许多作物中取得了成功。但在茶树花药培养方面,至今未见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的报导〔1.4〕。近年来,我们对茶树花药培养进行一些探索,现将情况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6.
茶树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采用9个茶树品种,但仅在福云7号的花药培养中诱导形成植株。接种花药的小孢子发育期为单核中晚期。供试花蕾经5℃处理48小时。诱导愈伤组织用 N_6基本培养基附加激动素(KT)2.0mg/l,2,4-D 0.5mg/l,谷氨酰胺800mg/l,丝氨酸100mg/l。分化培养基为 N_6附加玉米素(Ze)2.0mg/l,腺嘌呤20.0mg/l 和水解乳蛋白10.0mg/l。形成芽苗后转入含有0.1mg/l IAA 的 N_6培养基诱导长根。愈伤组织诱导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温度为20~25℃。器官分化培养转移到光照与黑暗各12小时的条件下。小苗已成功地移植于田间。其根尖染色体检查结果有单倍体和亚倍体,但未见二倍体植株。还对单倍体植株和亚倍体植株的植物学形态特征进行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利用果树花药培养诱导花粉单倍体植株,不但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果树植物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打开了广阔的前景,而且能在短期内获得遗传上纯合的株型,使某些有经济价值的隐性基因得到显现,缩短育种年限,提高杂交育种的预见性等具有育种学上的实用价值。目前国内外已有数十种植物,利用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但在果树花药培养方面的研究,至今还未见到诱导花粉单倍体植株的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