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7年以来,为激发农村金融活力,山东省开展了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试点业务。该项业务的开展,有效地满足了社员小额、短期、高效的资金需求,合作社实体经济实现了融资增效,三农产业链得到了长足发展跟延伸。信用互助试点业务作为产业振兴的助跑器,前期阶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着信用互助业务的深入开展,逐渐凸显一系列的问题引发进一步的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降解膜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常规地膜相比,降解膜覆盖烟垄后30天即开始降解,45天即大面积出现降解,60天后手拿即破,降解面积超过50%;至180天左右观察,降解膜地面残留很少,而常规地膜残留量较多。同时,降解膜对烤烟农艺性状改进和产质提高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短季棉鲁棉532覆膜晚播和无膜晚播种植模式与春棉鲁棉258常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探索适宜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地理条件的短季棉最佳种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短季棉种植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短季棉覆膜晚播种植模式对促进生长、增产、增效效果不突出;短季棉无膜晚播种植模式比其他模式可明显减少管理用工,降低植棉投入,比覆膜晚播效益略高,比春棉产量和效益均降低。建议采用短季棉无膜晚播与黑麦草(饲草)连作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以提高短季棉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由于植棉比较效益降低,棉花种植面积呈萎缩态势。因地制宜创新棉作制度和提升棉田耕地质量,构建高效的棉饲连作产业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是稳定棉花生产的重要举措。鲁北植棉区尝试棉饲连作模式,提高了种植效益,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密集烤房结构和设备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密集烤房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烤房保温性能、建设余热共享连体烤房、改进加热和通风排湿设备、加强设备养护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使密集烤房的结构和相关设备得到较好地优化。  相似文献   
6.
<正>滑液囊支原体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损害关节的滑液囊膜及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滑膜炎或黏液囊炎。近几年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区域广泛,一旦发病无有效治疗方法,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把该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望引起大家的重视。1流行特点近两年在广东、广西、湖北、山东、辽宁等许多地区,各品种的鸡均有发病。包括商品蛋鸡、公鸡、三黄鸡、蛋种鸡、白羽肉种鸡及商品肉鸡。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基于顶芽智能识别的棉花化学打顶系统,为实现精准作业,合理高效使用棉花化学打顶药剂,以减少因化学打顶剂的过度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该系统主要由棉花顶芽识别系统、控制系统和喷施系统组成。采用YOLO v5s算法构建棉花顶芽识别模型。控制系统采用STM32F407单片机,负责接收识别系统的信号,并对各个棉花打顶剂管道进行控制。同时,显示界面能够实时显示机具行驶速度、药液流量、打顶剂液位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全天光照试验中,上午和下午时间段识别效果最优;在速度0.4 m/s下,平均识别率约为94%;信号发送区间为100 mm时,成功向下位机发送信号的成功率达到92%;田间对靶喷施试验表明,有效喷施率为94%,满足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黄河流域机采棉田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脱叶剂,探索不同参数对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的吐絮率和脱叶率受到脱叶剂浓度的影响,在脱叶剂浓度相同时还受到喷洒量的影响;在保证有效喷洒量的情况下,对鲁棉532品种棉花喷施脱叶剂浓度在[3.75%,6.67%]闭区间内效果最优;施药后10~15 d效果最明显;使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YOLOv4网络的棉花顶芽精准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非接触、低成本、精准识别棉花顶芽,提出一种基于YOLOv4网络在复杂环境下对棉花顶芽进行精准识别的方法。利用K-means算法对棉花顶芽数据集进行聚类,优化先验框改善网络检测精度和速度,得到最优权值模型。对聚类前后模型以及与其他目标检测模型在棉花顶芽检测性能上进行了对比试验,并探究了顶芽在逆光和遮挡环境下,不同模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测试集的平均检测精度(AP)、精确率(P)、召回率(R)、调和平均值(F1)比原模型分别提高0.36%、1.73%、0.52%、1.16%,单张图像平均检测时间缩短0.28 s;对比SSD、YOLOv3、Tiny-YOLOV4模型,该模型检测精确率和F1值最高,性能均衡;在自然场景处于逆光状态下,YOLOv4模型检测顶芽效果好于其他模型,且逆光环境对检测影响小;在遮挡条件下各个模型检测精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