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提高其种植技术,从而保障玉米产量。本文基于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对玉米种植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有效技术参考。在实践分析过程中,还应提高对病虫害的分析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技术措施,以不断提高玉米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2.
运用SPSS软件,围绕L大学C学院2018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全样本调查数据中"有效教学"指标,进行如下的统计分析:一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纵向比较了"有效教学"指标2018年均值得分相比于2015年的变化;二是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效教学"纵向比较中进步明显;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影响"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粤椹28’为早熟优质高产果桑新品种,广东桑种,二倍体。成熟果实长圆筒形,紫黑色,平均单果质量8.0 g。风味酸甜,出汁率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总糖4.2%,总酸1.2%,花青素1.36 mg · g-1。桑果持续采收期30 d左右,产量18 500 kg · hm-2 以上,适合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木霉的孢悬液进行紫外线和亚硝酸钠复合诱变,经刚果红培养基鉴定筛得5株突变菌株。利用液体培养发酵,对各菌株的CMC酶活测定发现,其中Ⅱ号:Ⅲ号突变菌株的CMC酶活分别比原菌株提高了150%和65%,并均具有很好的抗葡萄糖阻遏效应。  相似文献   
5.
南美斑潜蝇为害芹菜的产量损失和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1)在塑料大棚内,南美斑潜蝇虫道面积百分率与芹菜产量呈负相关,而与芹菜产量损失率呈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3.3658-0.02675X和Y=2.15899 0.08184X,即虫道面积百分率每增加1%,产量减少0.02675kg,产量损失率增加0.08184%。(2)南美斑潜蝇为害大棚芹菜经济阈值数学模型:X=14.0845ln 23.1575L/68.075-L。  相似文献   
6.
7.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不同分离培养基从不同生态区域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针对其中木霉T1、T4与毛壳菌G2、G3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营养成分变化反应不同,T1、T4、G2菌株最适天然培养基为胡萝卜煎汁与番茄煎汁,G3最适天然培养基为菠菜与马铃薯:T1、T4最适合成培养基分别为Mayer与Boas,G2、G3最适合成培养基分别为Mayer、Hopkin;T1、T4最适碳源分别为果糖与麦芽糖,G2、G3最适碳源为麦芽糖:T1、T4最适氮源为蛋白胨,G2、G3最适氮源为豆饼粉;但光照对不同菌株影响均不大:四菌株对温度反应相同,最适温度均为25~30℃;T1、T4最适pH为4~5,G2、G3最适pH为7~8:碳氮比值变化对T1、T4影响不大,而G2、G3的生长受到高碳氮比值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样品的富集,利用选择培养进行化能自养硫化细菌的分离;以大庆本地碱土作为实验材料,通过硫化细菌及辅料的添加,利用pH计测定碱土pH值变化。分离获得了硫化细菌lh-1,利用该菌株改良碱土以添加0.27% 硫粉混合硫化细菌效果最为明显,经过两个半月的改良,pH可从10.53降到8.23。  相似文献   
9.
利用室内对峙培养与发酵液处理病原菌研究了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对大豆根腐病几种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拮抗作用,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绿木霉对苗期大豆根腐病发生的影响.拮抗试验结果表明,黄绿木霉在与镰刀菌对峙培养中,菌丝交叉、接触与纠结,接触后镰刀菌菌丝被破坏;发酵产物只可延长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时间,但对孢子最终萌发率没有影响,发酵产物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以山梨醇、葡萄糖及蔗糖作为碳源时,抑菌效果好,抑菌能力分别可达63%、51%、58%;盆栽试验证明黄绿木霉对大豆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73.2%,处理后幼苗株高与干重均高于未处理的对照.  相似文献   
10.
1)抹芽定梢。为了确保营养蔓的新梢质量,在早春萌芽后,应抹去发育不良的基节芽、瘦弱的尖头芽、休眠芽萌发的嫩梢。新梢长到5~10cm时,疏去过弱、过密的嫩梢。同一芽中如萌发2~3个嫩梢,一般只留1个生长健壮或带果穗的嫩梢,将其余的及早抹掉。空间大的地方,留母枝尖端带花序的双生芽。新梢长到能看见花序时,疏除细弱枝,留强壮枝;疏除位置不当的枝,留方位较好的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