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7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对两种叶菜类蔬菜菠菜和生菜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培养液中的降解速度以及在蔬菜中的吸收和转移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毒死蜱(1.0和10.0mg·L^-1)对两种供试蔬菜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高浓度毒死蜱(100.0mg·L^-1)对两种蔬菜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生菜对毒死蜱较菠菜更为敏感。两种蔬菜均能明显促进毒死蜱在溶液中的降解,在不同溶液中的降解速度如下:菠菜-培养液〉生菜-培养液〉塘水〉培养液。两种供试蔬菜对毒死蜱均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且具有相似的吸收规律。毒死蜱在菠菜根中达到最大吸收值所需的时间比生菜根所需的时间短,但在茎和叶中所需的时间两种蔬菜相同。  相似文献   
2.
苏云金芽孢杆菌(Bt)为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对害虫毒力强、致死速度快且对害虫天敌无毒性的昆虫病原微生物[1-2].菌体在稳定生长期可形成伴胞晶体蛋白,又称杀虫晶体蛋白(ICP)或δ-内毒素.  相似文献   
3.
噻嗪酮在茶园环境中的残留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参照<农药残留试验准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不同施药季节条件下杀虫剂噻嗪酮在南京、南宁地区茶园环境中的残留行为,并进行环境影响因素(降水、温度)分析,药剂的作物适用性及区域适用性分析,探讨了不同种植地域MRL值制定的依据.结果表明,噻嗪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残留行为不同.同季节施药后在两地茶叶上的消解规律相近,统计分析表明两地区的残留消解行为无显著性差异,半衰期为3.97~4.69 d;不同施药季节的降水及气温均可显著影响噻嗪酮在茶叶上的残留状态,降水可明显减少其残留量,而低温则可延长其残留半衰期;在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受土壤性质的影响较大,在南京、南宁地区的半衰期相近,但消解过程差异显著,半衰期为10.34~29.96 d.除2008年南京地区外,其他地区与年份不同处理剂量的噻嗪酮药后7 d在茶叶上的残留量均小于10 mg·kg-1,据此并参考国内外噻嗪酮MRL值的制定情况,建议延用国标(GB/T8321.6-2000)的MRL值10 mg·kg-1,建议噻嗪酮在茶叶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7 d.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二嗪农对锦鲫的急性毒性,并以AChE活性为毒性指标,研究了亚致死作用剂量(96h-LC50的1/5、1/10、1/20、1/40)下持续暴露30 d和在清水中恢复30 d时二嗪农对锦鲫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锦鲫不同组织对二嗪农的富集作用,为评价二嗪农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二嗪农对锦鲫的96h-LC50为11.04 mg/L,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抑制率可达91%;酶活恢复过程缓慢,最高恢复率仅为21.6%;组织中的富集量大小依次为肝>肉,恢复30d后各组织仍有二嗪农残留且富集大小顺序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水稻生产中为了保证水稻的高产,往往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各种农药。据报道,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仅占喷施量的0.1%,其余99.9%的农药都分散于环境中,中国每年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6.67×106hm2。因此,在大米的进出口中,世界各主要农业大国都对大米的农药残留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研究大米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既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需要,又是促进进出口贸易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间接竞争性ELISA检测甲胺磷残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制备的兔抗血清建立了甲胺磷(methamidophos,MTP)残留的间接竞争性ELISA方法,证明了抗血清的特异性较好,并确立了测定参数:抗血清与包被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3000和1:5000;最适检测范围为0.01-0.1μg/ml;批内变异系数7.56%,批间变异系数5.70%。  相似文献   
7.
葡萄中嘧菌环胺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嘧菌环胺是一种新型的嘧啶胺类杀菌剂,化学名称4-环丙基-6-甲基-N-苯基嘧啶-2-胺.它是由瑞士诺华公司(现先正达公司)创制,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网斑病、颖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  相似文献   
8.
1什么是IR-4项目 IR-4项目.全称“区域小作物研究项目”(Interregional Research Project No.4),是美国农业部(USDA)的农部科教推合作服务系统(CSREES)为主支持的以农业区域设立的系列农业研究项目之一。其具体负责执行机构,即IR-4项目组,是一个相对同定的小型专职研究组织。 物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黑碳对农药敌草隆的吸附-解吸迟滞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批处理振荡法和连续稀释法分别测定了敌草隆在人工添加黑碳土壤和自然形成的不同有机质和黑碳含量的土壤中的吸附一解吸行为。吸附结果表明,人工添加黑碳的土壤对敌草隆的吸附强度和吸附容量以及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均随土壤黑碳添加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大;自然土壤的吸附容量和吸附强度随土壤总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则与土壤中黑碳对有机质的相对含量有关,黑碳比例越高,等温线非线性越大。解吸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人工添加黑碳的土壤还是自然土壤,对敌草隆的解吸迟滞作用均随土壤黑碳含量增高而愈明显。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意大利蜂的联合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摄入法、触杀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吡虫啉及其组合[V(阿维菌素)∶V(吡虫啉)=1∶17]对意大利蜂(Apism elliferaL.)的毒性。结果表明,摄入法处理的阿维菌素、吡虫啉及其组合24 h对意大利蜂的LC50分别为0.252 0 mg/L、5.066 7 mg/L、1.222 1 mg/L,48 h对意大利蜂的LC50分别为0.047 3 mg/L、1.787 8 mg/L、0.814 9mg/L。触杀法处理的阿维菌素、吡虫啉及其组合24 h对意大利蜂的LD50分别为0.001 7μg/头、0.054 9μg/头、0.025 6μg/头;48 h对意大利蜂的LD50分别为0.001μg/头、0.027 4μg/头、0.020 7μg/头。24h、48h胃毒联合系数K分别为2.010 3、0.720 3,24 h、48 h触杀联合系数K分别为0.782 7、0.536 4。上述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混配后对意大利蜂的毒性属相加作用,无明显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