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34篇
  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抗叶锈基因Lr 38的AFLP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几乎在所有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严重时可造成5%~15%甚至更大的产量损失[1]。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发现位于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第7组的一条染色体上,并被标定在6 DL上[2],是抗性很强的抗叶锈病基因,国内外至今尚未发现对Lr38有毒性的菌株,是一个应用潜力很大的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2.
冬枣黑点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冬枣黑点病主要为害冬枣果实,在果面上产生黑斑,影响果实的外观及品质。2004~2005年连续2年对河北省黄骅市的不同枣区采集的病果进行分离接种及再分离,结果证实冬枣黑点病病原为:桑壳小圆孢菌(ConiothyriumfucsidulumSacc)、仁果茎点霉(Phoma pomirumThüm)以及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其中(Conio-thyrium fucsidulumSacc)和(Phoma pomirumThüm)既可单独侵染,也可混合侵染,(Alternaria alternata)只参与混合侵染。  相似文献   
3.
2003-2004年我国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苗期鉴定及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麦叶锈菌的毒性基因谱,对2003-2004采自我国的117株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鉴定及毒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4年,117株小麦叶锈菌被划分为104个致病类型,其中优势类型为PHSS、PHTT和FHSS,其出现频率分别为4.27%、3.42%和2.56%。毒性基因V2 a、V9、V24、V3 a、V19、V38、V39、V40、V41、V42、V43和V46的毒性频率<30%,其对应的抗性基因为有效抗病基因,特别是V38的毒性频率为0,其对应的抗性基因有很好的抗叶锈性。V1、V3 ka、V30、V18、V14 ab、V15、V20、V21、V23、V28、V29、V32、V33+34、V36、V44和V45的毒性频率都在30%~60%之间,表明其对应的抗叶锈基因尚有一定的利用价值;V2 c、V3、V16、V26、V11、V17、VB、V10、V14 a、V2 b、V3 bg、V14 b、V25、V33、V34和VT3的毒性频率都>60%,表明其对应的抗叶锈基因在2003-2004年生产上单独使用几乎没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禾谷镰刀菌引起,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逐渐加重,对小麦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种类、品种抗性鉴定与开发、病害防控与流行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的代谢产物和其生物活性,对该菌株进行摇瓶培养,从菌丝中提取到一种对棉花黄萎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经过XAD-1600型大孔吸附树脂,ODS C18硅胶中压柱分离得到黄白色粉末。HPLC检测后,初步断定该物质是一类非常相似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并且极有可能具备互变异构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nsdA (Negative regulator of Streptomyces differentiation)基因是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与抗生素合成相关的负调控基因.根据天蓝色链霉菌 A3(2)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玫瑰黄链霉菌 Men-myco-93-63 菌株中的该基因,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由保守序列引物nsdA-2R和nsdA-2L克隆到的Men-myco-93-63 菌株中的该基因 800 bp片段与已知nsdA基因核苷酸保守区域序列同源性达到99%,由全长序列扩增引物nsdA WZ-R和nsdA WZ-L克隆到的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 369 个氨基酸,与变铅青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A3(2)中的nsdA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该全长基因命名为nsdA_(mgh),其在玫瑰黄链霉菌 Men-myco-93-63 中的发现为阻断该负调控基因以期获得抗生素高产工程菌株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150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基因Lr35分子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小麦抗叶锈基因Lr35是成株抗性基因,在二叶期即表现连续抗性,被认为是有用的抗病资源。本研究利用以PCR为基础的STS、SCAR分子标记技术,对15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分析,检测出8个小麦品种(6068,白蚰包,中麦9,早洋,碧玛1号,小偃7631,东方红3号和Madsen)含有Lr35基因。结合室内接种鉴定技术 (叶锈菌株为对Lr35无毒力的99-8-11-5),结果表明,这8个小麦品种虽在分子水平上含有Lr35基因,但在侵染类型上具有一定差异,其中东方红3号表现对菌株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8.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in Thatcher, near isogenic lines (NILs) carrying different genes conferring resistance against wheat leaf rust, and TcLr45 x Thatcher F2 progenies were used to develop markers for Lr45 gene. Sixty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were screened and most of them provided clear amplification products, 31 primer combinations displayed polymorphism of TcLr45 in 23 NILs. Two AFLP markers closely linked to the gene Lr45 were acquired: P-AGG/M-GAG261 bp, which was found closely linked to the Lr45 locus at a distance of 0.6 cM on one side, and P-ACA/M-GGT105 bp, which was found at a distance of 1.3 cM on the other side. The specific bands were cloned and subsequently sequenced. The 261-bp fragment produced by P-AGG/M-GAG showed 86% similarity with the sequence of Vulgare Hart I gene; the 105-bp fragment produced by P-ACA/M-GGT showed 96% similarity with the phosphatidylserine decarboxylase gene of the Triticum monococcum. Both included an open reading frame (ORF).  相似文献   
9.
以SYBR Green I为指示剂,建立了番茄溃疡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根据番茄溃疡病菌特异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序列设计了4条引物进行LAMP扩增,通过对体系中各成分进行优化,最终确定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200ng,MgSO4的适宜浓度为3.0mmol/L,Bst DNA聚合酶2U,dNTPs的适宜浓度为0.3mmol/L,外引物与内引物之比为1∶3时扩增效果较好,在65℃最佳反应时间为40min。在优化的体系条件下,获得的反应产物经SYBR Green I染色后,肉眼观察检测灵敏度可达到50CFU/mL,且对番茄溃疡病菌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特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来自四川和山东两省的60个小麦叶锈菌株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同时利用小麦抗叶锈近等(单)基因系和已知所含抗叶锈基因的品系对这些菌株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间相似系数较高且差异不大,为0.78~1.00,表明小麦叶锈菌所含毒性基因差异不大,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两省间/内小麦叶锈菌株的DNA多态性和毒性多态性丰富。小麦叶锈菌株的地理来源与毒性多态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其地理来源、毒性多态性与DNA多态性不存在相关性。相同致病类型存在毒性差异,同一致病类型内遗传多态性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