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东的4个自然保护区和2个生态功能区的5种林龄的林分为研究对象,用样地调查法、生物量实测方法结合植物冠层分析仪对各样方的总生物量、乔木层的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叶面积指数进行测定,分析其分布特征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总生物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其中乔木层成熟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龄组,生物量关系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过熟林>幼龄林,呈单峰型变化,在成熟林阶段达到峰值。乔木层LAI值在0.77~4.19;乔木层随着林龄的变化,LAI差异依次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呈倒“U”型变化;乔木层LAI与乔木层生物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显著;中龄林的乔木层LAI显著高于幼龄林和过熟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乔木层LAI差异不明显。不同林龄乔木层Shannon-Winner指数为近熟林>中龄林>过熟林>成熟林>幼龄林,总体趋势呈“S”型变化;不同林龄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过熟林>幼龄林,总体趋势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在成熟林阶段;乔木层Shannon-Winner指数、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与乔木层生物量呈线性显著正相关。因此,不同林龄下乔木层生物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乔木层叶面积指数均存在差异;乔木层多样性指数与乔木层生物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乔木层叶面积指数与乔木层生物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岩溶石漠化山地生态重建后的植被生产力特征,对桂北地区岩溶石漠化山地12年生的林分进行野外实地观测,采用分层切割法对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主要造林树种在岩溶石漠化山地上均能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在6种绿化树种中,刺槐的各项生长指标都表现出最好的生长效果,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65 cm和0.58 m;其次是乡土树种女贞,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63 cm和0.43 m;4个乔木树种干的生物量比例分别是刺槐(78%)、女贞(45%)、臭椿(67%)、榆树(45%),刺槐和臭椿的主干非常明显,而分枝很少;4种乔木的枝叶指数大小依次是榆树(0.41)、女贞(0.40)、臭椿(0.26)、刺槐(0.15),说明榆树和女贞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可以充分利用光能生产干物质;6种绿化树种的冠根比分别为刺槐(2.24)、女贞(2.64)、臭椿(3.88)、榆树(2.76)、冬青(1.39)、酸枣(4.56),表明酸枣对岩溶石漠化山地的适应性最强,而冬青最弱;单株生物量最大的是刺槐,为21.61 kg/株,其次分别为女贞、臭椿、榆树、冬青和酸枣,酸枣的生物量相对较小、仅为2.89 kg/株;6种不同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大小为女贞>刺槐>榆树>臭椿>冬青>酸枣,相对于其他4个树种,刺槐与女贞林分表现出了很好的优势,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达了42 139 kg/hm2和50 522 kg/hm2。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碳氮元素重要的储存库,也是温室气体不容忽视的排放源.城市绿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除受原自然条件影响外,更多的受城市人为活动的影响.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干扰的相互作用下,城市绿地碳氮库和碳氮流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在综述城市绿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人为活动对城市绿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并从城市绿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时空差异性、人为干扰对城市绿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子以及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绿地景观植被3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营造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俱佳的园林景观,是园林建设的核心与难点.从群落结构和植株观赏效果两方面对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植物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密度、覆盖度、丰富度,及树种的观赏期、观赏色彩、树形.结果显示,目前林带存在物种丰富度低、部分群落过密覆盖度过高、夏秋冬3季可赏树种较少等问题.参照广州市地带性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提出林带树种选择和群落构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快速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探究平衡海岛型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以福建省平潭岛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模型(MSPA)、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重力模型构建平潭岛生态网络,通过构建踏脚石斑块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初步构建的生态网络包括20个重要生态源地和190条生态廊道,重要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生态廊道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布较少。(2)阻力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平潭县城及研究区南部和中部。这些地区几乎都是建成区,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系统的流动,导致研究区生态网络体系不完整。(3)增加了8个踏脚石斑块作为补充重要生态源地,同时也新增加188条生态廊道,以实现生态网络的优化。(4)优化后的生态网络连通性提高,网络闭合指数(α指数)、网络连接度指数(β指数)和网络连通率指数(γ指数)分别增加了1.99,4,1.33。研究能够阐明构建踏脚石在海岛型城市生态网络完善中的实践路径,并为平潭岛未来生态规划及城市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其他海岛型城市的生态保护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图谱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整体研究资料,为充分了解国内外在风景园林教学领域的演化与差异。通过Citespace对WoS和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可视化分析国内外风景园林教学研究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近10年来,国际风景园林教学研究文献的数量呈指数上升趋势,而国内的增长趋势逐渐减慢甚至停滞。(2)国内外承担风景园林教学领域的科研机构,99%以上的都是高校,研究作者也集中在高校老师,但各研究机构与作者之间少有合作,长远来看不利于风景园林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3)在国际上,教育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大约自2004年起,环境科学生态学研究成为风景园林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2010年以后,社会科学、心理学、农学等概念相继进入风景园林教学研究领域,多学科合作成为趋势。而在国内,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探讨从未停止,大约自2002年起,人文、校园景观等概念究成为风景园林教学研究中着重探讨的问题,2010年后,生态学成为该领域的热词,但未形成多学科发展的合力。(4)我国应借鉴国际风景园林教学研究的路径和方法,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对教育中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园林教学研究,促进我国风景园林教学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起源与发展,于2019—2020年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对保护区内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物种特性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鼎湖山蕨类植物由29科62属123种组成;(2)科的组成以寡种科、单种科为主;属的组成以单种属为主;(3)从生态类型来看该区以土生蕨类为主,占总数61.78%;(4)蕨类植物区系分布在科、属、种层次都具有明显的热带特征,种的水平上,热带亚洲分布的占比最多,含3个中国特有种;(5)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与香山自然保护区的联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实现环境保护,是人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以教育为手段的活动。通过多次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的现状、不足,并提出优化的建议,为完善森林公园科普教育和其它森林公园解说系统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平潭岛原生滨海植物群落种间关系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滨海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共存机制,对海岛滨海植被的管理恢复与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 本研究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及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对平潭岛滨海4种典型生境类型(基岩灌丛、低山丘陵灌丛、砂生草甸、基岩草丛)的植物群落优势种(重要值 ≥ 1)进行了种间联结、相关性分析,并进行生态种组划分。 结果 4种生境类型的滨海植物群落总体间均呈显著正关联(VR > 1,W > χ20.05(N)),群落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多数物种对间的联结性和相关性均不显著(P > 0.05),种对间独立性较强;总体上正负联结和相关比大于1,呈现正联结和正相关趋势。 结论 对比不同的测度方法,相较于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种间相关显著率更高,有较高的灵敏度。利用R语言进行CCA排序,并结合种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将原生滨海植物群落中的51个优势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4个生态种组对应4种生境,在平潭岛原生滨海植被的管理恢复与保护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种间关系和环境适应性,选择合适的生态种组物种进行搭配种植:在土壤含盐率高的基岩生境选择种植生态种组Ⅰ:滨海前胡(Peucedanum japonicum Thunb.)、假还阳参(Crepidiastrum lanceolatum (Houtt.) Nakai)、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aeus f.)等;在土壤容重大、海拔较高、在岩石裸露率高的环境低山丘陵生境内选择种植生态种组Ⅱ:滨柃(Eurya emarginata (Thunb.) Makino)、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薜荔(Ficus pumila L.)等;在土壤含盐率较低、疏松的砂生土壤的海岸线,选择种植生态种组Ⅲ:海边月见草(Oenothera drummondii Hook.)、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 R. Br.)、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等;在土壤含水率较大生境内,选择种植生态种组Ⅳ:勾儿茶(Berchemia sinica Schneid.)、华南狗娃花(Heteropappus ciliosus Makino)、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查了广州市中心城区136个绿地,共调查279个乔木样方、522个灌木样方和1285个草本样方,分析了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植物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心城区共有绿地植物123科386属572种;绿地植物主要组成科所含物种数占总数的52.3%,在中心城区绿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心城区绿地种子植物分属于13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成分所占的比例最大,反映出该区植物分布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在未来城市绿化中,应该增加城市绿地乡土物种数量,增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