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两个抗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tracheiphilum)的长豇豆品种“猪肠豆”和“珠燕”分别与感病品种“红嘴燕”及“四季青”进行正、反杂交及回交。用分离自广州地区的5个长豇豆枯萎病菌株的混合孢子液进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测定亲本F_1、F_2及回交群体的抗病性。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猪肠豆”与“珠燕”这两个抗源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均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
“Bearss”柠檬(Citus limon Burm. f.)用薄膜包装或置于21℃处理8天,可以减少其后在1℃贮藏21天,再在21℃贮藏14天时的冷害及腐烂。但贮前用40%的CO_2在21℃处理3天或者用2%、10%、20%植物油浸果后,均不能减少其后在同样的贮藏方法中的冷害和腐烂。用10微升/立升的乙烯将柠檬脱绿比不用  相似文献   
3.
第1期河南省水稻狐期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的研究·······························...··……张桂芬刘芹轩(1)麦蚜远距离迁飞和传毒规律的研究··一张向才周广和史明方建中赵争平李淑华董庆周魏凯(9)四川棉区棉铃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李锦华李兹新(17)花角蚜小蜂桔园发生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4.
邻苯基酚(opp)采后杀菌剂应用于柑桔包装房内作为消毒及防腐剂已近三十年。自从其抗真菌特性及邻苯基酚进入完好的果皮的渗透能力未有确定适当用量之前,对其处理效果及理想的残毒标准仍有争议。但有些加利福尼亚的运输出口商仍满足于在最低残毒的水平下可以防止运输及市销时的腐烂。用1.0。1.5及2.0%的邻苯基酚处理受到机械伤的橙及柠檬。机械伤及高浓度药物处理会导致较多残毒,但不能控制腐烂。这些残毒都集中在伤口部分。残毒标准与防腐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发现用量在1.5%以上则产生反效果,主要是增加了药害的可能性。近三十年来邻苯基酚钠溶液都用于防治柑桔果实的采后病害。在高浓度的强碱溶液中产生的邻苯基酚盐离子是不可能渗透入已上蜡的柑桔果实表皮的,但是它能有选择地从受伤的部位扩散进入破裂的油胞内,在那里水解成邻苯基酚,能使微生物致死。以往的研究指出:邻苯基酚残毒与防腐之间没有相互关系,用邻苯基酚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消毒及洗擦果实的表皮及使药剂保留于收获时造成的伤口上以防止感染,但这种处理后对以后新造成的伤口则无效。邻苯基酚实际应用于水果上是采用喷雾、浸果或泡沫涂布,这些方法可使邻苯基酚渗入伤口部位。过量的邻苯基酚再用清水洗净,因此,果实在完好的情况下,很少有油胞破裂。这种处理被认为残毒不多,除非以后再有伤口,否则水果就不会腐烂。本试验目的是研究邻苯基酚残毒,防腐与毒性之间的关系,亦想确定药剂在什么浓度下能控制水果的腐烂而又不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5.
长豇豆锈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4个不同抗性水平的长豇豆品种,配制杂交组合,采用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鉴定F1、F2、B1C1、B1C2杂种抗性的方法,研究了长豇豆抗锈病的遗传。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白荚和紫荚对锈病的抗性各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6.
豇豆枯萎病抗原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2~1983年用苗期人工接种及田间病圃的方法鉴定了80个长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L)Fruhw)品种及两个眉豆(Vigna cylindrica skeels.)品种对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sp.)的抗病性。筛选出“猪肠豆”和“珠燕”两个高度抗镰刀菌枯萎病的长豇豆品种,为抗病育种提供两份有价值的抗原。  相似文献   
7.
豇豆抗疫病的筛选抗原方法以在幼苗对生真叶期用游动孢子液接种最为简便,且容易控制菌量。当浓度在每毫升低于200个游动孢子时,品种间发病率呈明显规律性。接种浓度以每毫升100个游动孢子以下为宜。人工接种后发病第2~3天的病茎浸水能产生大量孢囊及游动孢了。经不同浸水时间处理,认为制备接种用的游动孢子液时,为考虑保持较多具侵染力而未萌发的游动孢子数量,以采用浸水3小时左右最好,此处理游动孢子达86.9%,萌发率为13.3%,此时游动孢子量多且活跃,侵染能力最强。苗龄是影响接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播后5~6天,对生真叶完全展开,第一片复叶露出,此时苗龄最合适。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黄瓜疫病病原菌的鉴定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瓜疫病菌的培养性状、寄主范围及大部分形态与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t-?ura)基本一致。但病菌的菌丝有明显的肿胀及瘤状结节,新孢子囊是以层出方式产生的。 黄瓜疫霉菌侵染植株后,镰刀菌及细菌可乘虚而入,进行第二次侵染,加重病势。接种后遇高温,病害迅速发展。抗病性测定说明在广州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夏、秋黄瓜品种中,尚无高抗品种,以“夏青2号”及“秋青10号”抗病性稍强。 盆栽试验证明:65%敌克松(吉林产)1000倍液防效显著,以播种前土壤施药与生长期喷药相结合的方法最好。敌克松200ppm完全抑制体外病原菌的生长,即使还能形成孢子囊,数量也极少。这些试验结果为田间防治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豇豆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地区长豇豆普遍出现的"死藤"除了镰刀菌枯萎病外,疫病也是重要的病原。疫病病原菌经鉴定为Phytophthora vignae Purss。这一发现,对长豇豆抗枯萎病的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Phytophthora vignae人工接种只危害豇豆属各个品种,但刺伤接种能侵染菜豆荚、茄子果实、马铃薯块茎;不能侵染大豆、绿豆、赤豆、豌豆、蚕豆、黄瓜、辣椒。在高菌量接种条件下,所参试的8个品种均不抗病,以"抗病二号"较好。盆栽药效试验以90%乙磷铝300倍液效果较好。喷药后即接种防效达90.81%。喷药3天后还有一定的效果,但接种24小时后再喷药,药效便可降低为51.3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