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受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侵染后多酚氧化酶(PPO)基因的表达及活性变化。【方法】根据不同作物多酚氧化酶基因PPO序列的相似性,筛选出长春花多酚氧化酶基因Pw PPO引物,PCR扩增得Pw PPO基因片段,运用qRT-PCR和生理生化方法分析长春花嫁接黄龙病芽后,不同时间长春花叶、主茎和根中Pw PPO基因的表达量和酶活性变化。【结果】长春花受黄龙病菌侵染后,叶、主茎和根中Pw PPO基因的表达分别在嫁接后30、35和40 d上调表达4.23、12.64和33.80倍,不同组织中Pw PPO基因上调表达的时间和幅度不同。染病长春花的叶、主茎和根中PPO活性分别在嫁接后30、35和45 d为对照的2.87、2.10和1.89倍。【结论】Pw PPO基因表达量与PPO活性成正比,与长春花抵抗黄龙病菌侵染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采自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贵州等6个地区共300份感染柑橘黄龙病菌的DNA样本作为试验材料,通过PCR技术对黄龙病菌携带的3种类型原噬菌体基因进行特异扩增、测序,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鉴定出8种原噬菌体组合;携带单一原噬菌体类型的黄龙病菌株为6个地理种群的优势菌株,占比53.3%,其中以Type 2型为主;3类原噬菌体基因位点中A+T含量均高于G+C,表现出AT偏好特点;重组分析结果显示黄龙病菌间无重组信号,表明未发生重组事件;基因流Nm值均大于1,说明黄龙病菌在各种群中基因交流频繁;中性检验结果显示Tajima’s D、Fu and Li’s D、Fu and Li’s F值均小于0,表明黄龙病菌种群存在过历史扩张。  相似文献   
3.
为了综合评价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对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文章以健康砂糖橘植株和具有HLB症状植株上采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两类果实的外观、内在、感官、果皮及果肉着色等品质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砂糖橘相比,感染HLB的果实单果重明显变小变轻,果形发生显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小,而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硬度明显增加;两类果实在果皮及果肉着色上差异显著。通过人为感官评价,感HLB果实的综合风味明显下降,果实萎缩,部分变僵硬,果实有异味,食用价值变低。HLB对砂糖橘的大小、果形、果实硬度、果皮果肉色泽亮度、感官及内质存在显著影响,造成砂糖橘品质严重下降,应高度重视砂糖橘感染黄龙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黄龙病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同一生产果园的健康纽荷尔脐橙和感染黄龙病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黄龙病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对单果重、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果汁率、果实着色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生产果园中的健康纽荷尔脐橙果实和黄龙病纽荷尔脐橙果实在外观、内在、着色等多个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黄龙病果实变小,果皮变厚,果实硬度增大,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果实的着色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深度学习在柑橘Citrus spp.黄龙病症状识别上的可行性,并评估识别器的识别准确率。【方法】以黄龙病/非黄龙病引起的发病叶片图像及健康叶片图像为训练素材,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及迁移学习技术构建二类识别器(I-2-C和M-2-C)和八类识别器(I-8-C和M-8-C)。【结果】M-8-C模型的整体识别表现最优,对所有图像的识别准确率为93.7%,表明构建的神经网络识别器能有效辨别柑橘黄龙病症状;I-8-C和M-8-C对所有类型图像的平均F1分值分别为77.9%和88.4%,高于I-2-C(56.3%)和M-2-C(52.5%),表明症状细分有利于提高模型的识别能力。同时M-8-C比I-8-C略高的平均F1分值表明基于MobileNetV1结构的八类识别器识别表现略优于基于InceptionV3的八类识别器。基于M-8-C改进的识别器M-8f-C能够转移到智能手机上,在田间测试中取得较好的识别表现。【结论】基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开发的识别器对黄龙病单叶症状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黄龙病菌感染对长春花叶、茎、根 3 个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黄龙病菌感染后长春花叶、茎、根 3 个组织中 SOD 和 POD 的活性。 【结果】染病长春花中 SOD 活性随感染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活性最低时,叶、茎和根 SOD 活性分别只有健 康对照的 61%、55% 和 47%。3 个组织间 SOD 活性总体表现为叶 > 茎 > 根。染病长春花中 POD 活性随感染时间 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茎和根 POD 活性最高出现在嫁接后 30、35、35 d,活性分别为健康对照 的 205%、254% 和 194%,根中 POD 活性总体较叶、茎部高。【结论】黄龙病菌感染对长春花各组织中 SOD 和 POD 酶的活性均有较大影响,SOD 和 POD 活性的增加对长春花抵抗 CaLas 侵染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