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载体,研究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思路及主要实施途径,探讨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两线、四段、三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就业率,达到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技术型及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新型药剂50%苯醚甲环唑·硫磺水分散粒剂为试材,采用常规喷雾法,研究了对西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最有效浓度为每667m2施用50%苯醚甲环唑·硫磺水分散粒剂80g,第2次药后7d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70.81%,第4次药后7d的防治效果为83.28%。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250g·L~(-1)苯醚甲环唑乳油和80%硫磺水分散粒剂。生产上可以将50%苯醚甲环唑·硫磺水分散粒剂稀释900~1 200倍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33%草甘膦·精喹禾灵·乙羧氟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非耕地杂草的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研究33%草甘膦·精喹禾灵·乙羧氟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非耕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33%草甘膦·精喹禾灵·乙羧氟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200.0~400.0 g/hm2对非耕地杂草有明显的防除效果,茎叶喷雾处理15 d后对试验地杂草的株防效达87.53% ~92.92%,35 d后平均鲜重防效达88.37%~93.89%.[结论]在单子叶杂草大部分6~8叶、阔叶杂草10~ 12叶时采用该制剂进行茎叶喷雾,用量为有效成分990.0~1 980.0 g/hm2(制剂量3 000.0~6 000.0 g/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明确氮素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苏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氮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不同品种紫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各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差异显著,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在轻度干旱胁迫处理施氮量超过300 kg/hm~2时,TD-S-1品种叶绿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LS-Y-1品种呈现继续升高的趋势。TD-S-1和LS-Y-1均在轻度干旱胁迫施氮量为300 kg/hm~2时,光合速率最大,较不施氮处理分别提高1.39倍和1.29倍,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胞间CO_2浓度均最低。【结论】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施氮量达到300 kg/hm~2对提高紫苏的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肥料,研究两种微生物肥料在白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能明显促进白菜植株的生长发育,改善白菜的植株及经济性状,产量提高10.4%~14.6%,增收272.02元/667m2和405.40元/667m2。说明微生物肥料在白菜生产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的开放,茶叶产业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的普及率仍处在较低水平。现阶段,需要加快茶产业关键技术革新,推动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现茶叶施肥的机械化。针对我国已有不同种类施肥机械的工艺结构,进行了调研,得出茶园施肥机械化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施肥机械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全面的茶园机械化施肥种植体系,在山区丘陵地区实现施肥机械化困难等。需要研制出适合本土茶园的施肥机械,进一步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及相关政策,对茶叶施肥机械进行针对性研发,为茶园在机械化施肥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草铵膦和乙羧氟草醚混合使用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非耕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600~1 200 g/hm2对非耕地杂草有明显的防除效果,茎叶喷雾处理10 d后对试验地杂苹的株防效可达89.29% ~94.73%,25 d后平均鲜重防效达91.06%~95.09%.[结论]试验结果为非耕地杂草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不同氮钾比例对万寿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氮钾配施对不同品种万寿菊幼苗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水平下,参试的两个万寿菊品种CAT活性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较低时,POD活性和SOD活性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POD和SOD活性均逐渐下降。同一施钾水平,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分析得出,施氮量为240 kg·hm~(-2),施钾量为200 kg·hm~(-2)时,万寿菊生长最佳,可为万寿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氰烯菌酯与多菌灵及其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氰烯菌酯与多菌灵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联合作用类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氰烯菌酯与多菌灵及其6种配比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氰烯菌酯与多菌灵及1:1、1:2、1:3、1:4、1:5等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是0.325、0.367、0.409、0.503、0.531 mg/L;5种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52、1.55、1.51、1.29、1.27。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高于多菌灵,氰烯菌酯与多菌灵1:1,1:2和1:3配比对小麦赤霉病菌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鲜食甜糯玉米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偏好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鲜食甜糯玉米生物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T-N-1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根冠比的平均值在NH_4~+-N/NO_3~--N为50∶50下达到最大,胞间CO_2浓度最小,分别较酰胺态氮处理升高了10.25%、36.36%、35.68%、55.56%。BT-N-1在酰胺态氮和NH_4~+-N/NO_3~--N为25∶75时植株的光合特性和农艺指标较好,HT-N-1对铵态氮比BT-N-1更为敏感,但在全铵下均不利于植株的生长。综合分析认为,混合氮素形态比单一氮素更有利于鲜食甜糯玉米的生长,表现为:混合态氮酰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