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安徽省宿州市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800mm,无霜期230d左右,≥0℃年积温5300℃以上,适宜多种生物生长繁衍,近年来宿州市无籽西瓜年种植面积2万hm2以上。由于无籽西瓜缺乏合适的后茬作物,致使大面积瓜茬地有近9个月的休闲。为此,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田间试验示范,推出1种新型高效生态经济模式,即早熟甜玉米(青果穗上市)-无籽西瓜(茎叶还田)-黑麦草(养鹅)。该模式技术要点为甜玉米与养羊,3月5日翻耕整地,每hm2普施优质发酵农家肥0.75~1.05万kg,尿素225~300kg,3月15日小拱棚培育"农大甜单1号"甜玉米大苗,4月10日移栽大田并覆盖地膜,畦宽3.0m,预留行0.5m,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隔离距离400m以上,成活后浇水追肥。6月8日青果穗上市,青嫩秸秆青贮,添加精米及微量元素,成为喂养波尔山羊的优质饲料,每hm2秸秆可养羊225只左右,75d单羊体重平均达28kg;无籽西瓜与茎叶还田,5月9日在预留行每hm2穴施饼肥1500kg,硫酸钾150~225kg,喷除草剂,地膜覆盖。5月20日嫁接苗2~3片真叶时,带土带药移栽,要求肥、苗隔离,去掉嫁接夹,斩断西瓜根,保持接口在土面上,栽后浇水封穴,提高移栽质量,种植密度为3000~4200棵/hm2,在瓜地两头配栽相应授粉品种450~750株,无籽西瓜伸蔓期要理枝留蔓,及时调整方向。开花期每天6:00~8:00进行人工授粉,将授粉品种的花粉均匀涂抹在无籽西瓜雌花柱头上,西瓜膨大前要追肥浇水,每hm2穴施尿素300~375kg,硫酸钾225~300kg,施肥后灌水,浇匀浇透,保证流水畅通,畦面无积水。中后期处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易发生多种病虫草害,要适时适量用药,进行综合防治,8月6日无籽西瓜开始陆续上市,瓜种切断后掩青还田;黑麦草与养鹅,9月5日在无籽西瓜空茬地每hm2施有机肥2.25万kg,尿素300kg,深翻耙平,播种黑麦草,出苗后浇透水。黑麦草生长15cm左右开始放牧养鹅,每hm2饲养菜鹅3150只左右,60d每只体重可达4.0kg,每天放牧后要适当添加玉米、矿物质等以补充能量,满足其快速生长需要,鹅舍要保持卫生,注意消毒,防湿防疫。该模式中各作物茬口安排适宜,生长良好,共生期短,1年三熟,彼此影响较小,大田全年作物生长期398cd,比单作无籽西瓜延长293d;水土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山羊、白鹅喂养青饲料,抗病性强,生长健壮,比当地农家喂养生长速度快1倍多。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甜玉米味甜似水果,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又称水果玉米,青果穗可直接煮食,也可速冻保鲜或制罐头,产品畅销上海、广州及欧美、日本等市场;无籽西瓜优质高产味美,耐高温高湿,耐贮存运输,为当地特色产品,远销华东、华南各地;黑麦草生长快,产量高,柔嫩多汁,营养丰富,干物质含粗蛋白13.4%,喂养羊鹅肉嫩味美,供不应求。该模式每hm2利润达20.48万元,是单种无籽西瓜的4.0倍,是传统种植"小麦-黄豆"模式的16.85倍。生态效益明显,土地得到合理利用与保护,在周年生产过程中其有机肥对土壤将进行2次回归,一是"过腹还田",甜玉米秸秆、黑麦草喂养羊鹅后粪便还田;二是无籽西瓜茎叶切断后掩青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和N、P、K含量增多,土壤团粒结构与通透性改善,土壤内微生物得以活化,节约化肥、农药用量,实现了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共存,立体利用,维持生态动态平衡,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2.
几种高效集约种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适宜当地的作物和品种 ,采用科学的集约种植方式 ,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水等资源 ,节约绝对投入成本 ,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产值和利润随选择作物品种和复种指数增加而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3.
淮北小麦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近几年淮北小麦生产现状的分析表明 ,小麦品种使用不当、不良气候、土壤肥力偏低以及栽培粗放是当前淮北小麦大面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实现淮北小麦进一步高产需要在选育小麦新品种的同时 ,采用培育地力、降低播量、科学进行肥水调控、适时收获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资源 ,设计一种新型高效生态经济模式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该模式切实可行 ,每公顷利润超过 15万元 ,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根据皖麦 19的生理特性 ,针对该品种抗倒性能的不足 ,在栽培上从耕层、播期、密度、施肥、化控、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高产抗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