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污染企业所在地利益主体间的沟通质量差,是影响污染企业与周边居民纠纷解决效果的重要原因。从协商民主视角探讨农村环境纠纷的解决路径,发现沟通调解方式的现实困境有:困窘的信息编码、低效的沟通渠道以及断裂的客体反馈。为此,要从村民、污染企业和地方政府三方面增强沟通效果。首先,提高村民维权能力和自身素养,要保持内部行动的一致性和凝聚力、增强村维权社会资本、改善农村精英断层局面;其次,督促污染企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要取消行政化地位、改变以钱求和的片面观念、弱化道德优势;最后,摆正地方政府的第三方职能,要主动公开环境污染及赔偿信息、促进村民参与利益决策、理性对待村民维权行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农村自然灾害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农村自然灾害的相关因素,并从危机意识、灾情透明度、村组织力量、应急权责、应急资金投入、恢复重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名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拓展、省际分布和区域分布特征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在时间拓展上呈现非均衡性,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平衡性;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关系看,经济因素对名村评选并无必然影响,但历史文化名村评选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应对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办法和指标进行重新审视与再研究,注重稀有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提高社会民众的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