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富含纤维类的新鲜蔬菜的需求日旺。  相似文献   
2.
蔬菜产业由于生产周期短、商品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而受到高度重视,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桐庐县位于钱塘江中下游,蔬菜一直是桐庐县主要的经济作物,连续10多年来保持  相似文献   
3.
桐庐县地处浙西半山区,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均稳定在0·133万hm2左右,是桐庐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西瓜成为桐庐县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前几年桐庐县西瓜品种复杂,主打品种不突出,并且大都以传统的露天粗放栽培为主,受气候条件抑制,上市时间集中,  相似文献   
4.
绿兰菜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名土人参,又名人参菜、玉参等,是一种高营养保 健的新特蔬菜。绿兰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 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 畅通乳汁、生津解渴等功能,对气虚乏力、肺燥咳嗽 和神经衰弱等症都有较好的疗效。它的根,形似人 参,不但可食用,还可入药,晒干后可以炖汤或泡酒 饮用,具有滋补强壮的功能,是一种很好的药菜兼用 的高级保健菜肴。绿兰菜适应范围广,栽培容易,在 水肥充足,管理得当的条件下可产鲜菜45000~60000kg/hm2,最高可达90000kg/hm2,若采用设施 栽培,产量更高。1 植物学特征 绿兰菜植株半直立,株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在桐庐县大多是零星栽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桐庐县开始示范推广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清明前后就开始收获,效益大增。但该种植方式,播种、收获马铃薯费工较大,且很容易造成马铃薯破损,商品性较差,如遇寒冷天气,造成冻害,收获期延迟,效益受到影响。鉴于此,我们开展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该方法变传统种薯为放薯、变挖薯为拣薯,且薯块不破损,色泽鲜嫩,商品性好。由于开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马铃薯在秋冬季节均可以生长,上市时间大幅度提前,产量高,商品价值高。经过两年推广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桐庐县地处浙西半山区,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均稳定在2万亩左右,是我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西瓜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前几年我县西瓜品种复杂,主打品种不突出,并且大都以传统的露天粗放栽培为主,受气候条件抑制,上市时间集中,其产量、产值、商品性起伏较大,经济效益不稳定。为了改善我县西瓜生产的不利因素,提高瓜农经济效益,从而整体提高我县西瓜生产知名度。近年来借鉴外地生产经验,县农技部门于2005年引进新疆生产的“天山”牌早佳84-24西瓜新品种进行试种、示范,并采用大棚全程覆膜栽培新技术,1月…  相似文献   
7.
通过80%比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试验,明确了每667m^2施用比双灵35g和40g处理可有效防治以上水稻害虫。  相似文献   
8.
优质甘薯品种的引进推广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占居世界粮食总产第七位。桐庐县甘薯种植历史悠久,地处浙江杭州西部(钱塘江上游)的山区,具有种植甘薯得天独厚的境地优势。于2001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引入以浙薯13、浙薯6025等多个品系,经几年的反复试验及筛选,确定了浙薯13、浙薯6025为当家品种,替代了往年一直以“胜利8  相似文献   
9.
两优培九早衰原因分析及防早衰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培九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优点,但作直播稻栽培早衰现象比较突出.笔者归纳了两优培九作直播稻早衰的原因和防止早衰的对策,以充分发挥其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10.
该品种系江苏省农科院与国家杂交稻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超级杂交稻组合。桐庐县于2000年引进、试种、示范,平均产量达9750kg/hm^2以上,该杂交组合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因此,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800hm^2,占单季稻面积的70%以上,两优培九已成为我县目前单季稻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