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N·b炭素凝集反应进行家蚕原种补正检微捡出微孢效果显著。经西农大蚕桑系蚕病组实验室内和五个示范种场捡出原种的验证:微孢检出率均在82.98%—100%的范围内;检出原种微孢浓度最小是1~5×10~3个/ml,最大是10~4—10~5个/ml,是一种适合捡含微量少的检微好方法。不仅如此,N·b炭凝反应检微的适用范围广,只要微孢的表面抗原与N·b抗血清相同,既能捡母蛾,又能捡原种中感补正蚁蚕及苗、尾蚁、转青死卵的微孢,还可进行1~3龄迟蚕,病弱蚕的预知捡微,但以捡原种中感补正蚁蚕及苗、尾蚁,转青死卵和1~3龄迟蚕,病弱蚕的捡微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致敏炭素检液,检测家蚕微粒子孢子,具有凝集效应强,凝集块大、多,凝集反应速度快等特点。本实验范围内凝集效应最佳的1gG含量为1mg/m1~1.5mg/ml,凝集效应最佳的炭素颗粒的粒径为200目。以含微粒孢子为10~3~10~8/ml凝集效应最佳。被检母蛾液凝集效应最佳PH值6~8.5。  相似文献   
3.
N.b致敏炭素母液,目前为止经资料查阅国内外均是空白,更谈不上对它使用性有新了解、据畜牧兽医和水稻叶蝉及灭稻虱的资料报导:它们用来检测病虫曾使用过此方法,致敏的炭素母液保存的温度是借鉴乳胶致敏母液的保存温度,低温4℃最佳,不能入冷冻层;保存期是数月至1年左右.所以,根据该资料进行了N.b致敏炭素母液保存及稳定性测试  相似文献   
4.
对700个母蛾用N.b碳素凝集反应法进行检微,碳检检出率为95.45%,对检的镜检检出率为22.72%.碳、镜检检出率的比值是4.2倍(即碳检有微数>镜检有微数);碳检发生的阳性反应样品,再用显微镜复检有微吻合率达100%,准确性大,误判率为零.检出微孢灵敏度高,最高N.b浓度是7.5×10~6个/ml,最低N.b浓度是2.5×10~3个/ml,可视为碳检700个母蛾批的检微浓度范围,以上数据证实用N.b致敏碳素检查母蛾微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正> 从前,法国蚕丝业毁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是微粒子病猖獗。日本明治七年(1974年)养蚕振兴之始,在新宿御苑的一角,设置了内务省养蚕科,微粒子病的对策乃其首要工作,其后实施母蛾检查以图谋遏止,遂成丝茧养蚕农家均皆熟习的很少的病。但是,潜在的威协还没有完全消除。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家蚕微粒子病血清学检验技术:——炭素凝集反应应用于原种及交杂种补正检查,已取得初步的成绩。我省家蚕微粒子病年复一年的蔓延,特别是1989年有微原种及交杂种烧种数猛增,对我省蚕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许多研究者均想尽快的寻找出一种检出率高的方法使有毒种漏检接近于零,拟似微孢得到判断或找到有效口服防微药物经过西南农业大学蚕学系与蚕种公司的合作研究,四年来血清学检测微孢技术的应用研究及1990春西南农业大学蚕学系蚕病组,北碚蚕种场、永川蚕种场的多点试验,血清学检微技术:——炭素凝集反应应用于蚕种补正检查,灵敏度高,准确性大,并能克服有毒蚕种漏检的难题,在原种及交杂种的补正检查上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自巴斯德博士创立母蛾镜检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在镜检时往往因检测技术的高低而发生误差,致使无病蚕种误焚,或有病蚕种发放,给蚕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尤以近年来,生产中发生多种新型微孢子原虫,用现行光镜的检验技术,更难以鉴别。为了准确识别不同种的微孢子原虫,以避免蚕业上重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8.
<正> 经过3~4年实验室内和生产中的应用试验,证实N.b炭素凝集反应不仅能应用于原种补正检微,还能应用于1~3龄稚蚕期迟、小、弱蚕的预知检查。经三年750个样品的试验研究,N.b炭素凝集反应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大,能检出镜检不能检出的低浓度微孢样品,经三次试验的证实,N.b炭素凝集反应检出微孢样品浓度范围是3.1×10~3、粒1ml~7.5×10~6粒/ml,故用炭素凝集反应检微比镜检检出的有微样品数多5.1倍。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1.家蚕微孢r~IgG致敏炭素母液:用西  相似文献   
9.
<正> (一)免疫血清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免疫学是在与传染病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看到很多流行性疾病,如麻疹、天花、腮腺炎、百日咳等。一旦患病,康复后很少二次感染。这以后对免疫学开展了很多方面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建立了免疫血清学的现代化检测技术,现将免疫血清学技术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0.
从四川省种茧育家蚕分离出的一种小型微孢子虫SCM7,仅感染寄生蚕的中肠上皮组织;孢子卵圆形,大小2.26±0.21×1.19±0.18μm,孢子具单核,极丝排列7─9圈,各阶段的发育均发生在由寄主细胞内质网膜所形成的寄生囊内。其它特点也与Endoreticulatus属相符,应分类于Endoreticulatus属。该属微孢子虫在家蚕体内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