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和2009年森林调查资料,在ArcGIS和Fragstas 3.3的支持下对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没有变化,阔叶树、灌木林、杉木林3种主要景观类型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80.44%提高到94.51%;景观基质均为阔叶林,占总面积比例由63.63%提高到75.82%;总斑块数量由301块下降到174块;平均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多样指数由1.233下降到0.862;优势度指数则由0.846升高至1.217。总体表现为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进而向阔叶林演替,景观趋向连续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施肥处理,氮磷钾配施和增施硼肥对青花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至花球膨大期,青花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大,整个生长期对钾的吸收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主要分配在叶片中,现蕾后逐渐向花球转移,从现蕾到采收时,叶片中氮、磷、钾分配率分别降低了19.6%、10%和9.0%,花球中氮磷钾分配率分别提高了23.1%、15.9%和11.1%。不施氮、磷、钾肥显著降低了花球产量、维生素C含量和成品率,增施硼肥处理的花球成品率较氮磷钾肥处理提高了4.8%,不施氮肥和钾硫肥(K2SO4)显著降低了花球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青花菜产量与植株内氮、钾积累量显著正相关,成品率与植株内磷营养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检验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在预报服务中的应用效果,以惠民县为例,利用2004—2017年惠民基准站的气象要素资料对干热风发生情况及其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标准正式实施前后的小麦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滨州市冬小麦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干热风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干热风以高温低湿型为主,雨后青枯型出现相对较少;轻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不大,造成小麦千粒重差异显著的原因是雨后青枯型干热风,应重视此类型干热风的预报服务;标准的应用对预报服务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减小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桑树根部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本研究以桂桑和蛋白桑为试验材料,研究3个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两个品种桑树根部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组(CK)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当浓度为50 mmol·L-1时,两者酶活性都达到最高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在盐分浓度从0 mmol·L-1升高到50 mmol·L-1阶段,其活性变化趋势比50~100 mmol·L-1更加明显;盐胁迫后,两种桑树幼苗根部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当盐浓度达到100 mmol·L-1时,桂桑根部MDA含量低于蛋白桑;桂桑根部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蛋白桑根部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综合两个桑树品种根系的生理生化...  相似文献   
5.
阶段施用氮肥量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在施氮总量为300 kg/hm2条件下,设置青花菜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青花菜氮肥分期施用比例对产量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基肥、前后期追肥的较佳施肥比例为0.404:0.265:0.331,即基肥重、前期追肥轻、后期追肥适量的结构,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121.212 kg/hm2,79.464 kg/hm2和 99.324 kg/hm2,按此条件有望获得较高产量1029.56 kg/hm2.基肥重、前后期追肥适当有利于青花菜花球Vc含量的提高,现蕾期氮肥的用量对花球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国内已面市的各咱自抄系统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同时还对我国10(6)kV配电网自抄系统及其管理网络,提出了初设框架。  相似文献   
7.
2013年6—9月在试验地进行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的田间试验,目的是分析滇池流域面山垦殖区3种种植模式下的径流、泥沙流失量和养分流失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黑麦草+苜蓿+桃树的林草间作模式地表径流流失量为0.74m L/m2,TN、TP和SS流失量分别为1.83、0.17、3.37 mg/m2;黑麦草+苜蓿的牧草单作模式地表径流流失量为0.84m L/m2,TN、TP和SS流失量分别为2.51、0.25、4.21 mg/m2;桃树单作地表径流流失量为0.92 m L/m2,TN、TP和SS流失量分别为2.69、0.26、4.10 mg/m2。结果表明黑麦草+苜蓿+桃树的林草间作种植模式削减农田地表径流和径流污染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