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观察刺血结合药线点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影响,初步探讨刺血结合药线点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机制。方法 将39只SD大鼠随机分3组: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3只。模型组仅造模,治疗组造模后给予刺血结合药线点灸治疗。记录各组大鼠的步态、关节肿胀度变化;并运用气相色谱仪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联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大鼠尿液代谢产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后3组大鼠的步态评价和造模后各时间段的关节肿胀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IP>1为标准寻找治疗组与模型组中的标志性差异性代谢物16个,以P<0.05及质谱信息再鉴别出标志性差异代谢物α-酮戊二酸、γ-氨基丁酸1、肌醇、半乳糖苷、柠檬酸5个;经MetPA数据库进行二次分析,发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治疗前后其尿液代谢组学变化涉及代谢通路13条,其中丁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半乳糖代谢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这4条代谢途径影响值的临界点>0.10。结论 刺血结合药线点灸可以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步态及关节肿胀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体内丁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半乳糖代谢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因子转录生成,加速局部代谢循环,起到消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针刺结合耳穴贴压对经行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60例经行头痛患者,观测不同方法干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评分、VAS评分,评价疗效,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精氨酸升压素(AVP)、内皮素1 (ET-1)以及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_(2α))、前列腺素E2 (PGE_2)、NO含量,并与20名健康妇女血浆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均能有效降低经行头痛患者血浆AVP、ET-1和血清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P0.05);提高血浆β-EP及血清PGF_2/NO含量(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疗效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属于安全性评价Ⅰ级;对照组患者出现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Ⅱ级、Ⅲ级各2例;两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这一研究显示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经行头痛患者血浆AVP、ET-1和血清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提高血浆β-EP及血清PGE_2/NO含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