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近年来,广西秋冬种植马铃薯的面积呈逐年扩大之势,至2010年已达14.67万hm^2。但由于气候等多种因素制约,马铃薯用种大多从北方调种,不仅种薯成本高,而且数量和质量也不能保证,已严重影响广西秋冬种马铃薯的生产发展。为此,从2006年起,桂林市种子站在龙胜县南山、全州县东山乡六字界、灌阳县西山大坪等高海拔地区开展了马铃薯良种繁育试验研究。现将桂北高海拔地区马铃薯良种繁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敬荣 《广西园艺》2004,15(4):42-43
近年来,桂林市充分利用优越的山区气候及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夏秋番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使桂林市夏秋番茄得到更好的发展,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选用良种,适时播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热的优良番茄品种,多年来,桂林市以益农10 1、华南红宝石、桂林红宝石等品种为主,近两年开始逐渐种植产量高、质量好、耐贮运的国外品种,如以色列海泽拉FA~189、澳大利亚石头番茄、荷兰百利等品种,部分地区也种植水果型的樱桃番茄如台湾圣女、0 0 6、以色列1319等品种;本地销售的可选择明…  相似文献   
3.
草菇V91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而成的新菌株.三年来,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栽培试验,初步认为V91产量与当前生产上的主要品种V23相近.但商品性状和质量却优于V23,如开伞慢,菇形中等,粗蛋白含量高出3.92%等.现将V91的种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一)菌株基本特征子实体黑色,椭圆形,菇形中等,单菇平均重27.17g,菇高5.235cm,菌盖直径3.725cm,不易开伞;子实体中水溶蛋白为94.99mg/g干重;粗蛋白含量为27.285%.在PDA培养基上,菌  相似文献   
4.
上海郊县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已经相当普及,因而塑料大棚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但塑料大棚主要用于冬、春、秋三季,夏季由于气温高,在大棚内不能种植蔬菜。草菇是一种典型的高温型食用菌,在6—8月份可利用自然气温栽培,而在这个季节中其它食用菌几乎没有。如果利用空闲的蔬菜塑  相似文献   
5.
6.
麻竹是一种以笋用为目的的丛生竹 ,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竹品种。麻竹喜温暖、湿润、肥沃的土壤 ,不耐严寒 ,要求年平均温度 15℃~ 2 0℃ ,最低温不低于- 3℃ ,年平均降水量 14 0 0~ 180 0 mm。麻竹适应性广 ,速生 ,根系发达 ,江岸河边、水库周围、山边坡脚、园畔路旁、房屋前后等“五边地”均可种植 ,绿化作用十分明显。而且种植麻竹一般三年即可成林进入产笋高峰期 ,每丛平均产量可达 2 5~ 5 0 kg,且笋期长 (在桂林从 6月~ 9月均可出笋 ) ,笋质优 ,脆嫩可口 ,营养丰富 ,具有清凉解暑、降压、降脂之功效。由于在夏秋盛产竹笋 ,可以调节补充…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集中种植展示是品种观察、比较、选择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经对不同熟组水稻品种播差期安排、有效穗控制、水肥运筹、病虫防控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总结了桂林水稻品种中晚造集中种植展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从483个参加示范和展示的品种中筛选出10个适应桂林市稻作区推广的品种;根据对每个品种的特征特性、生育期及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个品种综合性状较佳,为桂林市品种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和配套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国内有关单位在生产实践上,虽已掌握了蘑菇不同生育期的水分管理技术,但缺少正确的数据。本试验在一定条件下探索了蘑菇各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为蘑菇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甜玉米因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笔者主要从品种选择、种植要求、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甜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广西桂北地区甜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