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才明  张燕  陈娇娇  张贻意  陈罡 《食用菌》2019,(2):55-56,65
灵芝在生长阶段即可装盆成为活体盆栽灵芝,其造型可通过各种调控技术实现,以改变CO2浓度为主的气调法效果好,易操作。试验结果表明头潮芝投放CO_2缓释剂、二潮芝采取黑膜覆盖,为活体盆栽灵芝最佳造型方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7—2021年期间上饶市环境监测数据和同期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数据,研究近5年来上饶市空气质量变化规律,以及各类主要污染物浓度月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7—2021年,上饶市空气质量在逐年转好,受污染的天数逐年减少,2017年的空气质量最差,且重污染只出现在2017年。2017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占比为23.6%,2021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占达46.6%。通过分析发现,上饶市空气质量和气象要素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AQI和气压、能见度、日照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与湿度、降水、风速和极大风速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并发现气象条件和各类污染物浓度也有显著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水质评价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为了给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方向性、原则性的依据,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法对合肥市环城水系的多个水体的历年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含量,探讨了目前环城水系各水体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4.
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别名小奥德蘑、大毛草菌.长根菇属于中温型菌类,是北温带常见的一种土生的木腐菌.近几年来消费者对于长根菇的喜爱渐增,为此笔者进行了长根菇栽培试验,主要研究广西桂中地区长根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特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机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探索生物油催化裂解反应特性和催化作用机理,该文采用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550℃对生物油典型模型化合物(羟基丙酮、乙酸乙酯、愈创木酚)进行了催化裂解反应,研究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特性和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失活性质.试验结果显示:不含苯环的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液体产物以芳烃为主,含氧化合物含量较低;羟基丙酮和乙酸乙酯的裂化气体产物分别以CO和烯烃为主.酚类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液体产物仍以酚类为主,芳烃次之,说明苯酚类物质结构相对稳定,气体产物中烯烃含量约30%.根据气液产物分布,推测生物油催化裂解过程主要发生脱氧和环化反应,并对芳烃和烯烃有较好的选择性,为探索生物油催化裂解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花椒地不同控草方式对杂草生长的影响,在遵义市红花岗区花椒基地设置4种不同控草措施(处理),即:除草剂(T1)、鼠茅草(T2)、防草布(T3)、秸秆覆盖(T4),以自然生草作为对照(CK),对比分析不同控草方式对花椒地杂草种类、数量、生物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评估不同处理的控草效果。结果表明:花椒地共出现杂草种类26种,归属16个科;4个处理均对花椒地杂草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T3效果最好,仅发现4种杂草,较CK减少10种,且杂草密度和生物量均为最低,株防效和生物量防效均超过了97%;T2次之,株防效和生物量防效在5月超过了60%,在7月超过了80%;T1与T4在后期效果差;4个处理中仅T4对土壤肥力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其他处理未产生显著影响。综合来看,防草布覆盖、间种鼠茅草2种控草方式可作为遵义地区花椒地的控草技术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7.
小麦苗期性状能够指示品种的耐盐性。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与品系北农6号衍生的230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利用2013年3个不同时间的水培试验数据和已经构建的SSR和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对正常和盐胁迫条件下根数和最长根长等7个苗期性状进行QTL定位。利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ICIM)共检测到69个加性效应QTL(LOD≥2.5),分布于除1A染色体外的所有2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2.70%~19.00%。有46个QTL的增效效应来自于燕大1817,有23个QTL的增效效应来自于北农6号。有12个QTL能够在3个或3个以上的环境中被检测到,在燕大1817中定位到稳定的多分蘖主效QTL QTn.cau-7BS.1和盐胁迫条件下特异表达的根数QTL QRn.cau-2A,解析了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的繁茂性和抗逆性遗传基础,为解析小麦品种耐盐遗传机制和耐盐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干桂花窨制陈化龙井过程中的挥发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高温蒸制可以改善茶叶的陈味,提高茶坯的含水量,利于花茶窨制,而常温吸湿干燥下的花茶品质好于低温烘干的花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农业科研经费的逐年增加。经费是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如何让科研项目合理的正常实施,更好地做好三农服务工作,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小麦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与优良品系北农6号衍生的269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在北京和河北石家庄的2年田间试验数据,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高密度SNP和SSR遗传连锁图谱进行穗长、穗粒数和穗粒重QTL定位。采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9个穗部性状加性效应QTL,其中10个穗长QTL分布于1B、2D、3A、3B、4A、5A、5B、6A和7D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2.96%~9.63%,QSl.cau-4A.2在所有5个环境中均能被检测到,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89%~9.62%,另有7个QTL能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8个穗粒数相关QTL分布于1A、3A、3D、4A和5B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06%~11.17%,为单个环境QTL。11个与穗粒重相关QTL分布于1A、1B、2A、2D、3A、4D、5A、5B和6B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79%~16.12%,其中QGws.cau-1B、QGws.cau-3A和QGws.cau-6B.2在2个或者2个以上环境中能被检测到。另外,鉴定出6个分布于1A、2D、3A、4A和5B染色体上的QTL富集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