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9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4月初,在湖北省天门县竟陵镇食用菌专业户黄国祥家的废弃凤尾菇棉壳菌床上,发现一株野生伞菌。菌蕾长卵圆形或棒槌形,浅灰色,长7—11cm,宽2.7—3.5cm。成熟后,菌盖近钟形,后期渐平展,白色至浅柠檬黄色,有银丝状绒毛,宽9—17.5cm;菌肉薄,白色;菌柄长圆  相似文献   
2.
3.
猴头菌系列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清人王培旬《听雨楼随笔》有两首咏冬虫夏草的诗:"何形毕竟是真形,为草为虫化未停;那是流萤终灭没,春风原上不重青."居然小草宿根存,蠕动还能返本原;自有真机随变化,炎凉总不负天恩."近日偶翻旧籍,发现《聊斋志异·外集》中也有一首咏冬虫夏草的诗:"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穹."这几首诗的内容都很接近,颇能代表明、清间内地人对这种奇异生物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南江县志》造银耳法一、选树择细皮青[木冈]树径寸许者,五年斫一次.二、斫法于春间视树叶初展如燕口时即斫下,连枝叶任意倒放,俟斧口起裂后,截成二尺许长之节.三、排法择半阴半阳之浅草地,以每晨雾罩浓厚者为佳,俗呼曰"堂子".将树密排其上,逾三月,即生耳,至秋深始毕.能生两季,本年曰"新山",次年曰"陈山".四、制法将耳收回,用长尺许之竹丝或铁丝密穿之,置硬木炭火上辗转烘干即成.  相似文献   
6.
江汉平原西部食用、药用菌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1985年,我们对江汉平原地区食用菌、药用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五年内,在上述地区的天门、钟祥、沔阳、江陵、京山、荆门和武昌的15个采样点采集到300多号标本,将整理结果报告如下。一、江汉平原自然状况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汉水冲积而成,与湖南省的洞庭湖平原相连,合称两湖平原。本区沿长江由西向东伸延,包括江陵、枝江、松滋、公安、石首、监利、洪湖、沔阳,天门、潸江、沙市、黄冈、新洲,浠水、圻春、广济、黄梅、孝感、黄陂、云梦、汉川、鄂城、嘉鱼、当阳和武汉市郊区的武汉、汉阳,共27个县、市。全区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灵芝有“瑞草”之称(郭璞《尔雅注》),并赋予一种超自然属性的神秘力量,认为灵芝的出现,是向人展示天意的一种吉祥征兆。这种观念的形成,固然与战国以来齐燕方土文化有关,但其根本原因,还是汉儒将芝草神化的结果。一、“天人感应”的信使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刘彻)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便一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天人感应”是董仲舒以儒家理论为基础,杂采阴阳五行学说,而建成的哲学思想体系。所谓“天人感应”,是指天和人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事亦感应于天,而这些都是通过祥瑞或富异来显示的。灵芝被称为“瑞草”,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如《孙氏瑞应图》说:“王者仁慈则芝草生;亲近者耆老、养有道,则芝实茂。”《尚书大传》说:“王者德先地序,则芝草生。”在儒家的一些著作,如《孝经·援神契》、《白虎通》等书中都有类似论述。因此,灵芝也和传说中的麒麟、凤凰等“祥兽”、“灵禽”一样,成为反映圣王德政的祥瑞。  相似文献   
8.
(一)方向和手段欧美研究平菇仅次于蘑菇,育种方面成就尤多。西德已育出不产孢子的新品种,颇受食用者的欢迎。法国选育出便于保藏和运输的平菇,以及适于在不同温度下栽培的优良品种。近年来,国内也开展平菇菌种的选评工作。西德Eger.G提出,优良平菇品种应具备下列特性:菌丝生长迅速,对底物转化率高;抗逆性强,具有抗高温、抗干旱、抗病能力;能降解底物中有毒物质,子实体不积累毒物;不侵染活立木;不产孢子:朵型美,耐贮藏,香味纯正,消化率高。育  相似文献   
9.
猴头轶话     
自古以来,猴头就是有名的山珍,与海参、燕窝、熊掌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菜。猴头何时入馔,向无文献可征,据流传在河南伏牛山地区传说,唐代年间,士卒曾在山中采食猴头,难据以为信史。有确切记载的是在三国时代,孙吴沈莹所撰之《临海水土异物志》上有如下记述:“民皆好啖猴头美,虽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宁负千石之粟,不愿负猴头美臛。”这是台湾少数民族中的古风,至于内地,在明代农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也有记载:“他如天花、麻姑、鸡(?)、猴头之属,皆草木要腐坏而成者。”因猴头为罕见之物,在古代一直是很珍贵的。有位侨居海外的满清遗民名叫德龄,曾在慈禧身边担任过女官,她写过一部叫《御香缥缈录》(又名  相似文献   
10.
一、虫草菌的人工培养虫草即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近来也多指与此类似的一大类真菌。随着虫草资源的不断开发,不少学者正致力于人工培养的研究。Sopp(1911)是第一个在人工条件下成功地获得虫草属有性世代的真菌学家。他在麦芽汁琼脂或混有蛋白胨、脲素、豌豆或黄豆提取物及肉汁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诺伏茨卡虫草(C. norvegica OLsen So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