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划分区组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同最地区影响小麦产量较大的4个主要栽培因子-基因苗及P,K,N肥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起关于产量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贵阳地区小麦不同途径高产的农艺方案,翌年进行田间验证,证明贵阳地区小高产是多途径的,发蘖成穗为主,茎蘖并重穗,主茎成穗为主均可获得6350kg/hm^2以上的产量。提出了贵阳地区小麦多途径高产的观点和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旱地小麦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麦是云南省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70万ha,其中旱地小麦面积约50万ha,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70%左右,由于无灌水条件,耕作粗放,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年冬春气候条件所制约,一般每公顷产量1500~2250kg。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云南省1995~1997年度旱地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分析,以利于制订和改进云南省旱地小麦育种策略和高产栽培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和数据来源 分析所用数据取自1995~1997年度省地麦良种区域试验总结。参试品种共计8个,其中9 2D2-1、92D2-69、94D4-11由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提供,9116、917由曲靖市农科所提供,YV93-105由云南省农科院品资站提供,8805由楚雄州农科所提供,内乡5 号为对照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由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和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共同主持,试验点有昆明(海拔1960m)、楚雄(海拔1775m)、曲靖(海拔1860m)、文山(海拔1260m)、大理(海拔1998m)、蒙自(海拔1704m )、昭通(海拔1917m)、会泽(海拔2109m)、凤庆(海拔1580m)、易门(海拔1800m)、思茅(海拔 1200m)、镇雄(海拔1850m)等12个。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小麦品质区划初步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位于北纬21°9'~29°16'、东经97°32'~106°12'.境内山地占总面积的84%,高原盆地占10%,坝子和河谷仅占6%.由于地势地貌错综复杂,光、温、水等气候要素的水平地域差异和垂直地带上的纵向差异显著,具有"立体气候"和"立体农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的大洋洲,四面环海,总面积768万km2,人口约1 800万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尤以养羊业闻名于世。然而现在种植业也逐渐发展并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总产值中,小麦占50%~60%,小麦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尽管澳大利亚不是主要的小麦生产国,但由于澳大利亚的小麦品种类型多,品质优良,含水量低,因此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保持了较强的优势及竞争力。澳大利亚人口少,国内小麦消费有限,因而小麦生产量的80%以上都用于出口,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15%,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为第4大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30%~40%的出口小麦都被用于……  相似文献   
5.
云南低纬高原不同生态环境与小麦品质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以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品种为材料,通过对三个不同生态试点,水、旱地栽培条件下小麦品质变化的分析,初步研究了低纬高原立体气候生态条件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受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的影响;出粉率同时受生态环境和品种遗传的影响;沉淀值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控制;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所决定,但也受生态环境、栽培方式、生态环境与栽培方式互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和栽培方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云南生产上推广品种为材料,种植在云南三个不同生态试点和采用两种栽培方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产的小麦,品质性状有较大差异,出粉率表面为中、低海拔高于高海拔;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则随不同品种而在不同海拔点表现不一。栽培方式也对小麦的品质性状有较大影响,田麦栽培方式明显优于地麦栽培方式,适当的灌溉和合理的施肥,既可提高产量又可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7.
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硬粒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云南生产上种植的硬粒小麦品种“780”为材料,通过3个不同生态试点、两种栽培方式对硬粒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得出: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隆值、形成时间、评价值、耐揉指数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面升高,出粉率、吸水率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稳定时间、弱化度、和面时间、断裂时间等表现为中海拔高于低海拔、高海拔。总的来看,硬粒小麦品质性状表现为田麦栽培方式优于地麦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抽穗后光合生理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三个典型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小麦品种抽穗后上三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气孔阻力,蒸腾速度等5个光合生理性状的研究,抽穗后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度均呈下降趋势,春性和半冬性品种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上升,气孔阻力下降,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