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赤霉素对甜菜当年抽苔及光合作用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赤霉素(GA3)对甜菜当年抽苔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甜菜幼苗期,用不同浓度GA3处理茎生长点,分别测定抽苔率及处理后不同天数甜菜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表明:GA3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甜菜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蒸腾速率.甜研7号的最佳处理浓度为40mg/L,甜研8号为45mg/L.  相似文献   
2.
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在不同氮素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甜菜胞液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1)和质体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2)基因进行mRNA的表达检测,同时进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不同氮素处理对谷氨酰胺合成酶(GS)基因表达的调控,并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为内参照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NO3^-:NH4^+〉1和NO3^-:NH4^+=50:50较NO33^-:NH4^+〈1更能促进GS活性;NO33^-:NH4^+=80:20和NO3^-:NH4^+=50:50较NO3^-:NH4^+〈1更能促进GSI基因的表达;NO3^-:NH4^+〉1和NO3^-:NH4^+=50:50较NO3^-:NH4^+〈1更能促进GS2基因的表达。说明硝态氮比例较高的混合态氮较铵态氮比例较高的混合态氮及单一铵态氮更能促进GS活性和GS基因的表达,氮素能有效地在转录水平上调控甜菜幼苗叶片G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寒地超级稻叶片衰老过程中SOD、POD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寒地超级稻品种及它们在生产上的常规对照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抽穗后叶片中保护性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各水稻品种的衰老,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然后再持续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则持续上升.各超级稻品种的保护性酶活性均高于常规稻品种,丙二醛(MDA)含量则较常规稻品种低,且超级稻品种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稻品种.表明超级稻品种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较强,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叶片的光合期,促进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甜研七号(偏高糖型)和甜研八号(偏丰产型)甜菜作为试材,在5个氮素水平(0、60、120、180和240kg/hm2)下,研究了甜菜功能叶片(第15片真叶)在生育进程中和不同叶龄下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的变化动态及其对块根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等光合特性指标均为单峰曲线变化,在叶片完全展开后第21天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降低,2个品种均表现为这一趋势。单一叶龄(以21d叶龄为例)在0~120kg/hm2施氮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过量施氮则增长不显著。在生育进程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同块根产量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以甜研七号为例,相关系数分别为R=083**和R=093**;同产糖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5*、R=086*;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同产质量的相关性基本与光合速率(Pn)相同,胞间CO2浓度(Ci)则与其他光合特性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21d叶龄下,两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同块根产量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及分别的普通对照品种为材料,进行了茎秆各性状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超级稻品种的倒1节间长度和粗度均显著高于的对照品种,而倒2节间和倒3节间均短于对照品种;黑龙江省超级稻品种的穗颈、倒1节间和倒2节间大维管束数均分别高于其同熟期的普通对照;相关分析表明,倒1节间长度、粗度、倒2节间粗、倒3节间粗与穗颈和各节间大小维管束均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脂氧合酶是植物十八碳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在不同高等植物中脂氧合酶生理特性略有不同。该酶作用的产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因此,文章就高等植物脂氧合酶酶学特性、生理学功能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