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3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了做好鹿科动物的麻醉工作,减少麻醉给动物造成的损害甚至死亡,作者总结了麻醉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阐述了动物在麻醉后出现异常情况时,不同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为麋鹿消化道疾病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应用Illumina MiSeq对4个麋鹿栖息地32只麋鹿粪便样本的16S rRNA的V3—V4可变区进行扩增,结合样本的OTU种类及丰度,用R软件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PCA),并计算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共获得1 438 677条有效序列,平均每个样品有(44 959±12 153)条有效序列;将序列拼接优化,在97%相似度条件下获得31 459个物种分类的OTUs,平均每个样品为(983±240)个OTUs;平均读长为426 bp。对测序数据注释后共获得11个门和74个属,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菌群;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大于1%)一共有15种,占89%。Alpha多样性物种指数范围区间较大,香农指数为2.42~5.83,辛普森指数为0.007 3~0.148 6,表明不同麋鹿的细菌多样性存在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将4地的麋鹿粪便样品聚为3个群落,其中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部分辽宁辽阳千山鹿场样...  相似文献   
3.
湖北石首野生麋鹿种群大量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2月13日~3月16日,湖北省石首市长江南岸三合垸的野生麋鹿出现大量死亡疫情,31 d内死亡45头,死亡率为22.8%(45/197)。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该麋鹿种群死亡是由魏氏梭菌与气单胞菌感染所致。由于初春麋鹿在过度采食芦苇嫩芽、饮用污染水和天气变化较大等多种诱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免疫力低的麋鹿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鹿科动物食性,探讨树叶用作鹿科动物饲料的可能性,以黇鹿为试验对象,选取北方常见榆树、刺槐、垂柳及毛白杨等4种树种新鲜叶片作为饲料,对其适口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黇鹿对4种叶片喜食程度依次为榆树叶、刺槐叶、垂柳叶和毛白杨叶;通过对叶片粗蛋白质含量(CP%)、酸洗纤维(ADF%)、中洗纤维(NDF%)等7种生化指标测定发现叶片中的CP含量(P=0.001)、ADF含量(P=0.025)及NDF含量(P=0.032)是影响其对叶片选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放牧条件下白牦牛采食的季节性微调整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牦牛采食模式季节性微调整对摄入的干物质及胃肠道甲烷排放的效应,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进行了天祝白牦牛采食试验。结果表明:卷食模式的7?8月,蛋白质摄入最高(10.70%±0.38%)、粗纤维(18.68%±5.31%)和木质素摄入(1.89%±0.49%)最低、反刍间隔最短(1.1±0.3h)。啃食和卷食相结合的4月份半纤维素(15.68%±5.17%)和粗脂肪(1.08%±0.09%)摄入最低;5月份采食速度最快(1.15±0.16口/s);6月份粗灰分摄入最高(18.29%±2.39%)、胎儿出生质量最大;9月份单口采食(1.97±0.27 g)、脂肪摄入量(3.77%±0.08%)、日增质量(97.43±5.18 g/d)、瘤胃甲烷气体排放最高(315.70±21.24 g/d);10月份日采食总量(9749.40±2783.66g/d)、反刍速度最高(1.24±0.15团/min);11月份半纤维素摄入最高(19.46%±2.58%);12月反刍间隔最长(2.9±0.2h)。啃食模式的2月份单口采食量(0.95±0.14g)、采食速度(0.73±0.24口/s)、蛋白质(2.72%±0.49%)、粗灰分摄入(7.14%±3.25%)最低;3月份纤维素(39.25%±7.15%)、木质素(12.57%±0.46%)摄入量为最高,日采食量(4417.29±1114.56 g/d)、反刍速度(0.76±0.16团/min)、日增质量(?48.87±3.56 g/d)、瘤胃甲烷量排放(237.57±22.39 g/d)最低;该研究以解释牦牛生产过程中季节性甲烷排放节律。  相似文献   
6.
2009年4-10月,对48例麋鹿头骨的11项形态学基本指标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麇鹿头骨在4岁前生长发育迅速,4岁之后生长速率趋缓,说明麋鹿头骨的发育滞后于体成熟;头骨各变量间相关性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多数达到相关显著或极显著;雌雄麋鹿头骨之间的差异极显著,属于典型的性二型动物,与其他鹿科动物相比,麋鹿...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物种引进指南》认为,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是全世界138个物种重引进项目中最成功的15个项目之一。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给第四届北京(国际)麋鹿文化大会致辞:麋鹿的重引入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缩影,并为“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提供了一个最佳案例,可为全球范围内的其他濒临灭绝的物种的保护工作提供借鉴、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究泌乳早期高表达lncRNA EPB41L4A-AS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将EPB41L4A-AS siRNA和si-NC分别转染BMECs,利用EdU和MTT试验检测其对BMECs增殖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试验检测ErbB3和PIK3R1、AKT、STAT5a基因表达情况。EdU和MTT结果表明,降低EPB41L4A-AS的表达后极显著提高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活力(P<0.001),EdU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降低EPB41L4A-AS的表达后ErbB3和PIK3R1、AKT、STAT5a mRNA的相对丰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ErbB3和PIK3R1、AKT、p-AKT、STAT5a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降低EPB41L4A-AS表达后能够促进ErbB3的表达,激活PI3K/AKT和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BMECs的增殖。本研究揭示了EPB41L4A-AS在BMECs增殖中的作用和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9.
2016年3月上旬,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1只1岁左右雄性麋鹿出现精神沉郁、进行性消瘦、腹泻等症状,症状持续半个月左右,于2016年3月25日死亡,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感染。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毕节二级站迅速安排毕节、大方、威宁水保办及各预警点加强监测,严密监视险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