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水稻抛秧技术推广缓慢的原因与对策邵家荣(河南省五一农场,罗山4642381河南省水稻抛秧技术推广速度迟缓的原因水稻抛秧新技术在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其它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其在我省的推广速度却相当迟缓。估计1997年全省应用面积...  相似文献   
2.
应深圳正大康地(集团)饲料公司的邀请,我们作为成员之一参加了由河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组织的赴粤养猪业考察团,一行24个单位38人组成,成员主要来自养猪规模较大的单位,代表团于1999年10月19日~22日对广东的几个重点养猪场及其相关单位进行了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3.
培矮 6 4S与扬稻 6号配组杂交而成的两优培九试验、示范结果 ,说明该组合品种适应性广 ,抗逆性强 ,高产优质。在适宜汕优 6 3种植的稻区均可种植 ;抗倒伏能力强 ,试验中 ,8月下旬遇 7级大风而不倒 ;在合理密植 ,基本苗 75~ 12 0万株 /hm2 ,配合其他管理措施条件下 ,公顷产量可达1150 0kg。  相似文献   
4.
双膜加湿地池育苗兼有温室育苗和地池育苗的优点。具有灵活、方便、适应性广,投资省、效益高、秧苗素质好等优点,用于制种父本育秧上,能达到提前花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基本苗、厢宽和母本栽插规格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的试验分析,指出各因子中以父母本基本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必须采用适当行比,同时增加父母本基本苗数,才能达到制种高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汕优63母本直播制种特点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汕优63母本直播制种特点及关键技术邵家荣(河南省五一农场,罗山464238)杂交水稻母本直播制种具有高产、省工、低成本的优点,但也有易倒伏、易发生草荒等缺点。为了充分发挥母本直播制种的优势,提高制种产量,自1989年以来,对汕优63母本直播制种技术进...  相似文献   
7.
65396是一个超高产,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近几年,65396以其高产、稳产、高抗、优质等优良特性,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探讨65396高产制种技术,我们于1999年度对65396的两个亲本E32、培矮64S进行不同播期研究。拟找出在不同播期的情况下,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开始抽穗所经过的时期)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父母本的最佳播差期。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65396制种父本E32、母本培矮64S。12 试验方法两参试材料各设七个播期。E32为4月20日、4月25日、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七个播期;培矮64S为4月25日、4月30日、5月…  相似文献   
8.
<正> 在杂交稻制种中,应用激素“920”,其目的是解除母本苞茎,提高母本花位,增加异交结实率,对提高制种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应严格掌握施用时期,施用过早,易造成叶鞘伸长而使稻穗不能完全伸出叶鞘;施用过晚,因稻株细胞老化而不能起到效果导致制种严重减产。目前赤霉素的复合产品也大量问世且已运用于杂交稻制种中,为了摸清各种激素在杂交稻制种中的效果及施用的适宜时期,我们作了不同激素不同施用时期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我国两系杂交稻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性进展,目前新育成了一批两系杂交稻新组合c为进一步了解、鉴定其丰产、稳产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进而为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的示范、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河南省五一农场干1998年进行了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互.l参试两系组合品种13个,对照品种2个,参试品种组合为:培矮64S/SOO、W95965/52O、89O65/6O5、蜀优4号、两代11、金两代36、34185/山青11、云光14、65002、65396、粤杂282、粤杂163、培矮645/湖平舢1号,第一对照为汕优63(“三系”组合),第二对…  相似文献   
10.
培矮64S与扬稻6号配组杂交而成的两优培九试验、示范结果,说明该组合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优质。在适宜汕优63种植的稻区均可种植;抗倒伏能力强,试验中,8月下旬遇7级大风而不例;在合理密植,基本苗75 ̄120万株/hm^2,配合其他管理措施条件下,公顷产量可达115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