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碳纤维复合材料焊缝补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的环焊缝和螺旋焊缝存在裂纹时,会降低轴向拉伸能力,严重影响其服役安全性。详细论证了用碳纤维对焊缝进行补强的原理、方法和可行性。认为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焊缝补强可以满足抵抗焊缝开裂的强度需求,并且补强后不会因裂纹扩展和疲劳问题而失效。  相似文献   
2.
王联伟  张雷  董绍华  路民旭 《油气储运》2014,(4):380-384,390
滑坡是影响管道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土弹簧模型建立了滑坡管道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了管土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征,研究了管道内压、滑坡长度、滑坡位移、滑坡方向与管道轴向的夹角等因素对管道应力的影响。以陕京输气管道为例,分析了不同管道工况下滑坡相关因素对管道应力的影响,量化分析了垂直管道轴向的横向滑坡和平行管道轴向的纵向滑坡两种情况下的力学影响因素,得出滑坡方向与管道轴线的夹角对滑坡产生的附加应力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管道线路的完整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可为滑坡地区管道的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图6,表1,参]5)  相似文献   
3.
管道的环焊缝和螺旋焊缝存在裂纹时,会降低轴向拉伸能力,严重影响其服役安全性.详细论证了用碳纤维对焊缝进行补强的原理、方法和可行性.认为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焊缝补强可以满足抵抗焊缝开裂的强度需求,并且补强后不会因裂纹扩展和疲劳问题而失效.  相似文献   
4.
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进行调试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单极大地回路电流运行方式,接地极有几千安培的电流流入、流出,会对周围金属结构物造成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以鱼龙岭接地极单极大地回路运行为例,在不同接地极入地电流下,测试受干扰管道不同位置的电位分布和变化,分析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天然气管道的受干扰情况,同时测试采取措施后干扰电位的变化,分析缓解措施的效果。通过电位分析,得到接地极入地电流对管道的影响规律:管道的干扰电位和接地极的入地电流成正比关系;管道受到干扰时,管道极化电位明显超过标准要求,管道存在腐蚀和氢脆的风险,同时绝缘接头位置为风险点;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时,管道干扰电压达到140.5 V,管道存在人员和设备风险;采用站内接地网作为缓解措施,对连接点位置管道受干扰程度有明显缓解作用,而对远离接地网的连接点位置管道有负面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油气管道失效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鹤林 《油气储运》2011,30(6):401-410,393
基于对油气管道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后果的分析,提出了失效控制的思路和方法:建立油气管道失效信息数据库,确定油气管道的主要失效模式,分析研究各种主要失效模式发生的原因、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而研究并提出失效控制措施和方法。讨论了油气管道失效控制与完整性管理的关系,它们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在保障油气管道安全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功能定位上,失效控制侧重于管道的设计与建设阶段,完整性管理则侧重于管道的运行过程,但目前正逐步向设计和建设阶段延伸。将失效控制和完整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全方位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杜绝恶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联伟  张雷  董绍华  路民旭 《油气储运》2013,(11):1179-1182
场地沉陷是导致埋地管道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管道与土体接触作用的半无限屈服理论,建立了沉陷作用下管土相互作用模型,以土壤和管道自重为载荷,计算了沉陷区长度、壁厚、内压、管径、管土摩擦因数、管道埋深等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管道应力,分析了其对管道Mises应力的影响规律,进而评估管道的安全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模拟管道的破坏过程,可为沉陷区域埋地管道数值模拟提供理论依据.(表3,图7,参10)  相似文献   
7.
含缺陷管道适用性评价是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和完整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含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评价和剩余寿命预测.概述了含缺陷管道适用性评价的对象、类型和方法,以及国际上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研究建立的几种新的管道适用性评价方法,提出了下一步应研究的难点技术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含缺陷管道适用性评价是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和完整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含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评价和剩余寿命预测。概述了含缺陷管道适用性评价的对象、类型和方法,以及国际上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研究建立的几种新的管道适用性评价方法,提出了下一步应研究的难点技术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Fe^2+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及其在高温高压CO2腐蚀试验中的应用。该方法与传统的失重腐蚀速率测定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测定法所得到的腐蚀速率明显偏低,并且随着平均腐蚀速率的增大,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分析认为,Fe^2+分光光度法在研究CO2的腐蚀时产生的这种偏差,主要来源于CO2腐蚀本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场采样管段腐蚀缺陷检测数据和智能检测器现场检测数据,采用TGRC-ARSP软件、TCP-FEM数值分析方法和全尺寸试验方法评价了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复线声529×7(8)管道腐蚀剩余强度。对严重腐蚀管段,可采用全部更换或挖坑检测后再进行评价方案,若在最大允许操作压力(3MPa)下,能安全运行则不予更换;对处在四级地区的中度腐蚀管段则需进行全部更换;对处在一级、二级和三级地区的中度腐蚀管段可采取维修和加强阴极保护的措施。改造后的管道可在最大允许操作压力(3MPa)下安全运行,并能满足油改气后对输气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