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赵文信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7):97-98,112
使用Mindray(迈瑞)BC-2800Vet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IDEXX vetTest8008血液生化仪测定了西宁野生动物园内圈养的6只马鹿和6只白唇鹿的白细胞数目(WBC)、红细胞数目(RBC)、淋巴细胞数目(Lymph#)、单核细胞数目(MON#)、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等19项血常规指标和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丙谷转氨酶(ALT)、淀粉酶(AMY)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白细胞相关指标中,马鹿和白唇鹿的WBC、Lymph#、MON#、Gran#等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血液生化指标ALP、AMY、肌酐含量(CRE)、总胆红素含量(TBI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差异显著(0.010.05).  相似文献   
2.
<正>寄生虫病是对野生动物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尤其是在散养和半散养的野生动物中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其可危害动物机体,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由于多数寄生虫病,尤其是蠕虫病常为慢性病,不像传染病那样传播迅速,发病明显,往往被人们忽视或重视程度不够。菅复春等[1]的研究表明,动物园野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因感染寄生虫造成的死亡率在5%~8%之间。陆凤琳等[2]报道,动物园肉食动物寄生虫的感染率达到95.24%。因此,控  相似文献   
3.
班玛县突然发病的79头牦牛经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流行情况的观察和调查并且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经过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圈舍消毒等有效措施并结合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唑啉、链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除发病严重的31头牦牛死亡外,其余的牦牛痊愈,治愈率达到60.8%。  相似文献   
4.
对班玛县出现类似犬细小病毒病症状的23例藏犬,经过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和流行病学的观察结合实验室辅助诊断,确诊为犬细小病毒病,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精制抗犬高免血清和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共治愈11例,治愈率为48%。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高低海拔斑头雁肺脏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代谢通路的变化,基于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斑头雁肺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进一步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高海拔组斑头雁肺脏相比,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84个,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51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33个。经GO功能注释后富集到21个显著性GO功能,"生物过程"显著富集到11个条目,涉及代谢过程以及内源性刺激的应答等。"细胞组成"显著富集到1个条目,涉及到细胞外区域。"分子功能"显著富集到9个条目,涉及到酶活性、激素、转录因子、钠离子跨膜转运等。注释到KEGG的显著性富集通路有3条,涉及到糖胺聚糖降解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斑头雁的基因资源,为该物种海拔适应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不仅开始注重人与自然及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还开展了对野生动物的救助工作,由于部分兽医在对野生动物疾病缺乏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牦牛胃肠炎是指各种外在或内在因素引起的胃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重剧炎性疾病的总称,以消化不良、发热、脱水、不同程度的酸碱平衡失调及自体中毒为临床特征,严重情况下患病牛粪便中有脓血或坏死组织,会引发死亡。发病动物是西宁野生动物园从野外引进的1只2岁雌性牦牛,经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经过对症治疗后痊愈,本文从临床症状、发病经过、实验室检查和疾病治疗几个方面对该病例进行了阐述,并对牦牛个体属性,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与疾病预防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疑似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犊牛进行病原鉴定,本研究采用常规病毒经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分别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株能在BT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特征性合胞体形态的细胞病变;无血凝性和血吸附特性;能被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标准阳性血清中和;分离的病毒经RT-PCR鉴定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根据菌落形态、细菌染色特性及生化特性,鉴定分离的细菌为巴氏杆菌。提示,该牛场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西宁野生动物园禽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作者于2021年10月采集9种94份粪便样品,应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沉淀法对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寄生虫感染阳性样本数为13份,占样本总数的13.8%。此次实验共计检查出有3种寄生虫感染了禽类,按照感染例数排列顺序为:球虫、蛔虫、异刺线虫。感染强度测定结果显示,大多数野生动物粪便样本中虫卵或卵囊感染强度较低。研究表明,西宁野生动物园禽类肠道寄生虫感染防控效果较好,需要持续加强寄生虫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不仅开始注重人与自然及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还开展了对野生动物的救助工作,由于部分兽医在对野生动物疾病缺乏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