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玉米黄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大量研究表明,它具有着色、抗氧化、预防老年性黄斑病变、白内障、心血管疾病以及抗癌等功效。此文综述了玉米黄素的性质、来源、制备工艺、生理功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崛起,人工养殖水产品的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其中色泽是影响其商品价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呈现出的斑斓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类胡萝卜素的影响,而水产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水产动物日粮的主要原料含类胡萝卜素很少,而现代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人工养殖的水产品体色往往缺乏天然水产品所具有的健康色泽,从而使其商品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对养殖鱼类的体色进行调控,已成为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光对红剑鱼红色素细胞色素颗粒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光对色素细胞色素颗粒运动的影响机制,以红剑鱼(Xiphophorus helleri)鳞片上红色素细胞为材料,体外培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色素颗粒对不同波长光刺激的应答,并利用药理学手段研究色素颗粒对光应答的信号通路。结果表明:1)紫外光(350 nm,WU)、蓝光(450 nm,WB)、绿光(550 nm,WG)对红色素细胞色素颗粒的运动有不同影响;WB使色素颗粒聚集,WG使色素颗粒分散,而WU使红色素细胞剧烈收缩,色素颗粒聚集于细胞中心。2)双信使通路中的IP3通路可抑制色素颗粒的聚集反应;蛋白激酶C(PKC)的抑制子星孢素(ST)和H-7不影响WU引起的色素颗粒聚集反应,而IP3的抑制剂W-7可使色素颗粒聚集反应加快。3)色素颗粒运动反应与细胞内环腺苷酸(cAMP)水平有关;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佛司可林(FSK)和cAMP-PDE阻断剂茶碱可抑制色素颗粒聚集反应,而蛋白激酶A(PKA)特异抑制子H-89可抑制色素颗粒的分散反应。以上结果提示,光对红色素细胞色素颗粒运动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信号通道cAMP路径和IP3路径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美人鱼弧菌Vibrio damsela与创伤弧菌V.vulnificus人工感染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后,对病鱼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美人鱼弧菌与创伤弧菌均能引起鱼的鳃、肝、脾、肠、胃、肾等多种组织器官发生较为严重的病理变化,且这两种弧菌导致的病鱼组织病理变化存在较多的相似性。病鱼鳃严重病变,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相互融合在一起呈棍棒状,鳃小片基部的泌氯细胞肥大,有的泌氯细胞与鳃小片上皮细胞层连在一起;肝严重出血或发生脂肪变性,肝组织结构疏松,肝细胞变性坏死;胃、肠黏膜变性坏死,脾、肾出血;肾小球、肾小管与肾间质变性坏死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崛起,人工养殖水产品的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色泽是影响其商品价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呈现出的斑斓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的影响,而水产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相似文献   
6.
天然叶黄素(Xanthophyll)是指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含氧类胡萝卜素,主要来源于植物和藻类,其中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花中天然叶黄素含量远高于一般植物,是生产天然叶黄素的优质原料。万寿菊花提取的天然叶黄素通过了国内外权威机构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对人体、动物体无害,且有益于机体健康,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天然叶黄素添加到水产饲料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水产动物体色,同时在提高水产动物抗氧化能力、作为维生素前体、改善动物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方面有一定效果。文章对天然叶黄素及其安全性、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用溶藻弧菌1.1587制备全细胞、全细胞 弗氏完全佐剂(FCA)、脂多糖(LPS)3种疫苗,疫苗经腹腔对黑鲷进行免疫注射,分别在第7、14、28、56 d采鱼血,检测抗体效价、白细胞吞噬活力、溶菌酶活力、SOD活力和抗菌活力;第28 d用5.5×108 cfu/mL的溶藻弧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来比较疫苗的免疫效果. 结果表明:抗体凝集效价在28 d达到最高值,免疫组2显著高于免疫组1和免疫组3(P《0.05);白细胞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28 d达到最高值,3个免疫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1和免疫组2溶菌酶活力在28 d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活力在28 d达到最高值,免疫组1和免疫组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种疫苗对黑鲷攻毒后20 d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1.4%、85.7%、71.4%. 全细胞-FCA疫苗对黑鲷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