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DCA循环理论由于管理层次多样、运行程序科学严谨,广泛适用于各项管理工作甚至是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其引入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培训教研室制度建设工作中,通过PDCA循环四阶段进行管理,包括科学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制度建设工作、及时检查结果、积极反馈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培训教研室制度建设和管理质量,使培训教研室制度建设和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牡丹5个管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技术从牡丹组7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中分别克隆得到泛素延伸蛋白基因(ubiquitin,UBI)、素环蛋白基因(cyclophilin,CYP)、肌动蛋白基因(Actin)、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基因(glucose-6-phosphate 1-dehydrogenase,G6PD)和β–微管蛋白基因(beta-tubulin,TUB)等5个管家基因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管家基因序列均相对保守,其在牡丹7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中的保守性在99.04%~99.69%。利用5个管家基因分别构建了其在牡丹组8份材料中的系统进化树。5个系统进化树均将8份材料分成两组,即革质花盘亚组和肉质花盘亚组;由于5个管家基因核苷酸序列各自的保守性不同,在区分亚组成员间略有差异。综合分析5个管家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知,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和栽培牡丹(P.suffruticosa‘Luoyanghong’)常聚为一支,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因而推测杨山牡丹可能参与了栽培牡丹的形成;紫斑牡丹(P.rockii)和四川牡丹(P.decomposita)一直聚为一支,推测二者亲缘关系较近;黄牡丹(P.lutea)和紫牡丹(P.delavayi)一直聚为一支,推测这二者亲缘关系较近。狭叶牡丹(P.potaninii)与黄牡丹和紫牡丹分化较早,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建议将狭叶牡丹作为一个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颗粒粒径对泥炭育苗基质孔隙特性和育苗效果的调控机制,筛选适宜于黄瓜和番茄育苗的最佳颗粒粒径配比。【方法】以泥炭作为原料,配置不同颗粒粒径(D5-8、D2-5、D0.5-2和D<0.5,mm)的组合处理和养分添加措施,测定基质性能和育苗效果。【结果】泥炭颗粒粒径配比对育苗基质孔隙特性和育苗效果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中D<0.5 mm的比例对基质通气和持水性能起主要调控作用。颗粒粒径配比和养分添加比对黄瓜和番茄主要育苗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5)。根据主成分和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可知,当泥炭颗粒粒径体积比D5-8∶D2-5∶D0.5-2∶D<0.5分别为20∶30∶30∶20和20∶30∶20∶30时,具有较优的黄瓜和番茄育苗效果。【结论】人为调控颗粒配比可以调整泥炭育苗基质的孔隙特性,而适量添加养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颗粒粒径配比不当的不利影响。这为认识颗粒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几种不同种类及不同粒级的基质原料的物理性质,为园艺基质产品精准调配工艺开发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取自然状态下的各基质原料:草炭、菇渣、椰糠、粉煤灰、蛭石、珍珠岩,采用环刀法测定其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筛分测定其粒级分布情况并测定不同粒级范围的各基质原料的上述物理性质,试验平行重复3次,通过SPSS 26、Origin 202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图。【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基质原料的粒级越小,容重、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越大,当基质原料的颗粒粒级减小到1 mm时,容重增加到最大粒级的1.5~2.1倍。粉煤灰、蛭石的颗粒粒级集中分布在0.063~1 mm范围内,占比分别达到91.44%和78.02%,珍珠岩的颗粒较为均匀且易受外力影响压碎,不适宜区分粒级;草炭、菇渣、椰糠的粒级在0.063~1 mm范围内占比分别为44.88%、44.75%和61.73%,>1 mm的颗粒均达到了30%以上,分别为52.36%、53.52%和35.68%,与无机基质相比分布较为平均。【结论】试验中检测的几种基质原料中,椰糠、粉煤灰、草炭、菇渣的物理性质随其粒级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祁连圆柏种子6种不同的催芽方法处理,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下的出苗率,祁连圆柏出苗率有明显的差异。经对比试验发现,6种处理中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后雪藏层积催芽方法处理效果最好,出苗率为48%,高出对照28. 67%,是解决育苗发芽率的关键技术,可以在祁连圆柏种子育苗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连山排露沟林草复合流域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土壤水分状况随土壤结构、土壤层次、空间分布、季节动态等因子发生规律性变化;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径流形成.研究结论对评价土壤水分的径流作用及水文过程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花绒寄甲对黄斑性天牛的控制作用以及在林间大规模防治的技术和方法,分别在室内和林间进行了试验。在室内试验中,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分别按比例被释放在含有黄斑性天牛的木段上;林间试验则将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释放在危害较严重的有虫木上。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数量与侵入孔数量比例为1∶1时,防治效果为96.4%。在林间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数量与侵入孔数量比例为1∶3时,防治效果为70.7%。花绒寄甲是黄斑性天牛的高效天敌,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韩莫敌-33%二甲戊乐灵是一种广谱性除草剂,对棉花田恶性杂草灰藜、龙葵有较好的防效。博州农业科技开发中心对该药剂进行了棉田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除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祁连山北坡中段的大野口流域,沿海拔梯度(2 500~3 300 m)调查了青海云杉中龄林的结构,并分海拔段(每100 m)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研究区森林密度较大但树木个体较小,密度、胸径、树高和冠幅直径(平均值±SD)分别为1 550±628 株·hm-2、13.9±6.2 cm、8.1±3.7 m和3.3±1.7 m。随海拔升高,密度降低、平均胸径和冠幅直径增加,平均树高呈"单峰"变化,峰值在海拔2 800~2 900 m。2)研究区森林的径级组成以小树(DBH: 5~12.5 cm)和中树(DBH: 12.5~22.5 cm)为主,树高(H)以6~12 m的树木为主。随海拔升高,林内幼树(DBH≤5 cm)比例基本稳定,小树比例略有下降,中树比例呈"单峰"变化,峰值在2 800~2 900 m,大树(DBH>22.5 cm)比例增加。H≤6 m的树木比例呈"V"字型变化,在海拔2 800~2 900 m最低,H为6~12 m和H>12 m的树木比例均呈"单峰"变化,峰值分别在海拔2 600~2 700 m和海拔2 800~2 900 m。3)林分高径比介于0.45~0.73,胸高断面积介于7.86~33.32 m2·hm-2,随海拔升高两者均呈"单峰"变化,峰值在海拔2 800~2 900 m。分析表明,随海拔升高,青海云杉林的结构呈明显变化,并在中间海拔区(海拔2 800~2 900 m)达到最优。因此,分海拔区段建立森林结构与水文过程的定量关系并进行生态水文模型的参数设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文冠果育苗和幼树栽植管理方法,笔者首先阐述文冠果生物特性,发现该种植株耐涝性不强,种子 外皮包裹蜡状物,属于喜阳作物,因此在育苗和移栽过程中,农技人员必须在选种、催芽、播种、整地、移栽、修剪等多种 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致力于文冠果的快速繁育,通过快速催芽法和湿沙埋藏法,提升发芽效率,选择合适的播种时 间,提升幼树生长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