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又名构耳、粗木耳、黄背木耳、白背木耳,属木耳科木耳属,素有"树上海蜇皮"之美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福建省漳州市生产白背毛木耳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  相似文献   
2.
赖志斌 《湖南农机》2012,(11):240-242
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悬浮物是造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水体中的有机悬浮物沉积后易厌氧发酵,使水质恶化。而这些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又是影响污水COD的主要因素。所以本试验探讨废水中悬浮物与COD的关系,以便能够用易于测定悬浮物来间接反映污水的污染程度以及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枝条和麦粒两种材料作为"日引1号"杏鲍菇的栽培种原料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枝条菌种25天可以长满菌种瓶,比麦粒菌种提早3天;菌丝生长量枝条菌种前12天不如麦粒菌种,12天以后则超越麦粒菌种,且维持到菌丝满瓶。在栽培包接种两种菌种并培养,发现使用枝条菌种的比使用麦粒菌种提前7天满袋。  相似文献   
4.
1品种选择选择原基形成快、子实体丛生、根部不粘连、出菇密、菇蕾多、生长整齐,菇柄光滑硬挺,粗细均匀,菇体洁白晶亮,菇盖圆整、盖小不易碎,口感脆嫩,高产稳产,抗杂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种。主要有常白1号、白金1号、白金16、玉雪22等。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周年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是近年来食用菌产业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实践研究,从冷库的设计及相关设备、菌种制备、菌袋制作、养菌、出菇管理技术以及冷库栽培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利用冷库的特殊环境栽培杏鲍菇的技术,为利用冷库周年化生产杏鲍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背毛木耳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的食用菌之一,素有"树上海蜇皮"的美称,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日益增长。20世纪80年代,台湾商人在福建漳州一带租地办场,建立了多个白背毛木耳"太空包"墙式栽培模式的集约化种植场,由于当  相似文献   
7.
以鱼腥草6个居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显微技术,对鱼腥草叶片的腺点和油细胞进行观察,发现鱼腥草不同居群间叶片腺点的密度、大小不同,油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x.Fr.)Quel),又名雪茸、刺芹侧耳。肉肥厚,质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含有杏仁香味,营养丰富,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珍稀菇品。在国内外市场销路畅,价格稳定,效益极好。杏鲍菇属于低温型品种,在分类学上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Pl.e0002、Pl.e0007、Pl.e0009、Pl.e0045、Pl.e0072这5个菌株均从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引进,经过分子标记鉴定,这5个菌株属于不同种类的杏鲍菇,排除了同种异名的可能性。这5个菌株的初始来源(二级来源)分别是:轻工所、蚕桑所(古田)、蚕桑所(日本产品组织分离)、古田县建兴食用菌研究所、辽宁锦州市亚泰食用菌研究所。1.2培养基配制母种:常规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棉籽壳40%,甘蔗渣35%,麸皮23%,碳酸钙1%,石灰1%,含水量60%,pH自然。栽培种培养基:棉籽壳34%,甘蔗渣34%,麸皮30%,碳酸钙1%,石灰1%,含水量67%,pH自然。1.3试验方法(1)栽培特性测定。采用17×35(cm)袋式栽培,干料重500g,经高温高压灭菌,接种。(2)发菌管理。...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据分析,杏鲍菇中含有钾、钙、钠、镁、锌、铜、铁、钼、锡等十余种矿质元素,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日引1号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L.Riyin No.1)适宜的栽培袋规格和装料量。[方法]对日引1号杏鲍菇3个规格的栽培袋口径(对折径:A1,17.0 cm;A2,17.5 cm;A3,18.0 cm)及33个不同的湿料装料量(从800 g到1 300 g,每隔50 g 1个处理)进行袋栽试验。[结果]日引1号杏鲍菇栽培袋口径为17.5 cm,装袋量为1 250 g时,产量和效益最佳,平均每袋总产量433.5 g,生物学效率99.09%,平均每袋商品菇产量350 g,商品菇转化率77.78%,利润达到了最大值1.21元/袋,利润率达到64.21%。[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日引1号杏鲍菇配套、实用、简便的集成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