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也称血虫体,简称附红体。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有抬头趋势,在母猪群中普遍存在隐性感染。隐性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仔猪贫血、生长速度慢,母猪有泪斑,身上有铁锈点,易返情,产程长,产后泌乳少等,这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对诊断为隐性附红体治疗跟踪的病例(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周边)共计39个猪场,采用中西结合方式治疗15d,停药5d左右,可使镜检下红细胞锯齿样变形减少或消失,且明显地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和成活率,可以确定这是临床中理想的隐性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陕西关中地区86个雏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病例鸡群按不同用药情况分为五组,并对各组群的用药后的死亡率、70日龄体重、200 d产蛋率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A组鸡群的死亡率最低,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B组和D组死亡率较高,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C组死亡率低,但70日龄体重和对照组产生显著差异,因此,A组的治疗方法死亡率低,且不会影响鸡群以后的生产性能,是临床上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因治疗比较困难,治愈率较低,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临床上皱胃变位分三种类型:(1)、左方变位,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2)、前方变位,皱胃逆时针向前方扭转置于网胃与膈肌之间;(3)、右方变位,皱胃顺时针向后方扭转,置于肝脏于右侧腹之壁间。其中以左方变位最为常见,前方变位很少发生。本病主要发生在以舍饲为主的地区。本文对186例自然发病奶牛的病因结合饲养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2004年1~12月,在西北农林科…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蛋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感染的疾病多发。其次,球虫病也多见。产蛋鸡:目前仍然以流行性感冒高发,该病易继发气囊炎型大肠杆菌病。其次,坏死性肠炎、输卵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常见病也多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