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ua Sauss-ure) 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如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及苏皖北部,是旱地农作物主要害虫.1963—1966年我们在萧砀一带田间调查,华北蝼蛄占蝼蛄发生总量的94.61%.农作物苗期受害率一般为10—20%,个别严重田块,需耕翻重播.1963—1968年先后在砀山、合肥进行了生活习性观察和药剂拌种防治试验.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are)在安徽是重要害虫,1963~1966年在肖县、砀山等地调查,华北蝼蛄占发生量的94.6%,非洲蝼蛄为5.4%。麦苗受害率一般10~20%,严重的需毁种重播。1963~1968年在砀山和合肥进行了生活史研究,将结果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水稻螟虫在安徽水稻地区常造成灾害。据历年各地调查,中稻的白穗率一般在5—10%,而双季晚稻的枯心率约在20%上下,损失极大。1956年冬,安徽省农业厅,为了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水稻螟虫越冬情况,以供治螟参考;因此,我们于10月下旬至芜湖县,选择能代表圩区及小丘陵地区等三个乡,进行调查。兹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伪金针虫是旱地农作物的地下害虫之一,在许多地方都有分布。而在我省多是零星发生,未曾有为害成灾的报道。作者于1982年在蚌埠市郊区采集到伪金针虫,1983年在淮河两岸又发现伪金针虫为害春播的豆类作物及烟草幼苗,导致植株枯萎,缺株严重。近年来(1986—1988年)淮北地区不少县、市,陆续发生此虫,为害春播作物及蔬菜使幼苗受损,植株枯死,影响产量。由此可见,伪金针虫在我省不仅其分布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为害亦在逐渐加重,威胁着旱地农业生产。伪金针虫在安徽,近年来为害虽日趋增加,但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5.
安徽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在我省发生危害情况,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曾起伏波动。据作者1978—1981年在砀山黄河故道调查,一般年份虫果率为20—30%,最高可达60%以上。由于梨果被蛀,多腐烂于运输途中,品质随之变劣,不仅出口困难,内销量也锐减。现将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观察和试验,1978—1985年综合防治研究和大面积防治示范的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华北大黑鳃金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华北大黑鳃金龟是安徽省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之一,亦是果树苗木的一大害虫。为着提高测报水平,有效地进行防治,我们自1983年至1986年对该虫采用了系统饲养和分段饲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一、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9.96毫米,体宽10.83毫米。体色由乳白色变为红棕色至褐黑色或黑色,有光泽。体背密生点刻。前胫节外侧生3齿。腹部光亮,雄虫末节中部凹陷,有一三角形横沟,雌虫末节隆起。  相似文献   
7.
豌豆和小麦混种,是安徽农民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良好栽培制度,一般能增产1到3成,但由于豌豆象的严重为害,影响了豌豆的播种面积。其为害情况,据重灾区的阜阳县1952年检查,平均为害率为85.2%,而经灾区的合肥,据1956年检查,其为害率亦达30.45%,故消  相似文献   
8.
<正> 蛴螬是我省旱田作物重要害虫之一。它取食农作物的地下组织,如种子、嫩棍、块茎……等,使幼苗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逐渐死亡,最后形成缺苗断垄。一般被害率为30%左右,个别田块因受害严重,不能立苗,只得改种。我省为害农作物的蛴螬优势种,据1979—1984年先后在阜阳、宿县两地区及合肥市所属县调查,主要是暗黑鳃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tchulsky)和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多年来,我国在防治蛴螬方面,除采用农业防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