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 IJO 种质资源项目第二次项目协调会对项目活动的安排,IJO 组织了由该项目六个成员国黄红麻育种工作者参加的考察团,于1992年元月29日至2月10日,考察了设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都邦科因巴托(Coimbatore)地区的 IJO/ICAR 黄红麻非季节性种质资源圃(下简称 IJO/ICAR 种质圃)。许振良和郭安平代表中方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2.
1985~1986年对60个红麻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皮、骨、髓比例和纤维形态等与造纸有关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7804、917等品种的干茎产量和韧皮纤维含量较高、髓含量较低,纤维细胞较长,壁腔比较小,是较理想的造纸红麻品种。马里裂叶、201、7803、722、433、280等品种(系)的某些与造纸有关性状突出,可作为选育造纸用红麻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由于二战中断了从亚洲进口黄麻,1943年美国农业部(USDA)开始在佛罗里达州研究利用红麻替代黄麻作纺织制绳用。至1965年该纤维项目结束止,美红麻育种家Dr.J.C.Crane、Dr.B.S.Crandall和Dr.J.F.Joyner及Dr.F.D.Wilson等在古巴、危地马拉和佛罗里达州先后育成了一大批品种(系),如“Cubano”、“Cuba108”、“Cuba2032”、“G4”、“G45”、“G51”、“G59”、“Ev41”和“Ev71”等,这些  相似文献   
4.
营养繁殖是保持良种纯度和优良特性的好方法。过去,苎麻的营养繁殖主要是利用地下茎进行分蔸繁殖。此法不仅挖毁老麻园,且繁殖要数低,运输不便,成本高,满足不了迅速发展苎麻生产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为了提高苎麻营养系列系数,以地上部分为材料进行了多种繁殖方法的探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造纸用红麻品种的鉴定和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1986年对60个红麻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皮、骨、髓比例和纤维形态等与造纸有关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7804、,917等种的干茎产量和韧皮纤维含量较高、髓含量较低,纤维细胞较长,壁腔比较小,是较理想的造纸用红麻品种。马里裂叶、201、7803、722、433、280等品种(系)的莱些与造纸有关性状突出,可作为选育造纸用红麻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7.
营养繁殖是保持良种纯度和优良特性的好方法。过去,苎麻的营养繁殖主要是利用地下茎进行分蔸繁殖。此法不仅挖毁老麻园,且繁殖系数低,运输不便,成本高,满足不了迅速发展苎麻生产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为了提高苎麻营养繁殖系数,以地上部分为材料进行了多种繁殖方法的探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振良 《作物学报》1994,20(4):411-418
以3份野生型和3份栽培型红麻按6×6半双列杂交组配的15个杂种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红麻生长过程中(分7期测定)的株高和基部茎粗、收获时诸产量性状及生育期的遗传构成。结果表明,除平均节间长外,其它所测性状的基因加性(σ2A)与非加性((σ2D)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第一次分析了基因型间长速节律的遗传差异,但被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育成的红麻品种和对照品种青皮3号为材料,对它们的主要农艺性状、熟麻和干茎产量、纤维品质、皮骨比值、硫酸盐牛皮浆得率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17”品种的熟麻和干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22.47%和17.5%;皮骨比值和硫酸盐牛皮浆得率比对照品种提高0.1和1.84%;束纤维品质和单纤维长度亦优于对照品种,表明“917”是一个造纸、纺织兼用的红麻优良品种。此外,对“917”品种的选育经过,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