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家族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面临一个突出问题:当初信心十足的进入一个新行业,往往最后落得不仅新的行业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而且原来的主业也因不停被"抽血"而奄奄一息,甚至因此破产倒闭。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立足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从企业多元化之路的前提条件和风险规避策略两个角度,结合GE等多元化成功经验,对如何降低家族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风险作了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现粮食安全战略与“双碳”目标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为助推粮食安全战略与“双碳”目标的同步实现,本研究立足粮食安全视域,阐释生态低碳农业的科学内涵,厘清粮食安全与生态低碳农业的辩证关系,剖析粮食安全战略下生态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针对性提出发展战略与推进路径。研究发现,在“大食物观”“大产业观”“大农业观”指导下,生态低碳农业涉及全食物品类、全产业流程、全生活环节。粮食安全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底线要求,生态低碳农业是可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当前,发展生态低碳农业面临自然资源约束、科学技术瓶颈、小农生产模式、居民观念局限等现实困难,亟需探索水地资源拓展、技术创新应用、居民素质提升等有效路径,推动生态低碳农业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融结构优化对区域贫困减缓效应及其互动关系,以促进金融结构优化与金融扶贫战略的实施。【方法】基于我国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模型对金融结构对贫困减缓的直接与间接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金融结构优化对贫困减缓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减贫效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具有双重门槛特征。由于中小企业是最优产业结构中的主体企业类型,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中小企业的角度研究金融结构对贫困减缓的间接作用,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对贫困减缓产生间接效应。【结论】适当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和贷款准入门槛,逐步提高中小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增强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的合作,实现发展共赢,助推区域减贫。  相似文献   
4.
吕盈盈  蓝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26-4928,4948
以典型西部少数民族牧区———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深入分析了影响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牧区草原畜牧业增收受生态限制;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畜牧业发展依然缓慢;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不高;牧民就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牧区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抽水式转移";牧民享受的国家惠农政策偏少,政策支持不足。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牧民增收的对策和建议: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式,提高广大牧民组织化程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产业化步伐,强化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牧民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提高牧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创新生态保护建设机制;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牧"补贴,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5.
蓝红星  郑长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588-3590,3595
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灾情进行了分析,整理了震后国家及四川省出台的有关综合、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住房、产业扶持、就业保障8个方面的政策环境,明确了灾后重建的"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以及"六有"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并从家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重建、精神家园重建、对口支援5方面分析了四川现在的恢复情况。最后,结合四川受灾后重建的宝贵经验与各方面的优势,提出下一阶段恢复重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吕盈盈  蓝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10-22712
对成都、重庆两地统筹城乡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分别总结了两地改革的经验,并对两地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地都开放了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都对城乡统筹做了详细的科学规划,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蓝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54-6255
强调了人力资本对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本投资对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将越来越大,对西部农村地区显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当前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就业结构单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伴随着闲置现象严重;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才"投入-产出"双低。指出了提升西部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认真落实和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出台详细具体的立足西部农村地区实际的配套政策;加快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制定缩小知识差距的发展战略;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加大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按需适时调整人力投资结构,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强度。  相似文献   
8.
微商模式的便捷性有利于农村特色农产品与市场更好地对接,其顾客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产品微商的发展前景。基于实地考察数据,对农产品微商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顾客满意度的首要影响因素,农产品依靠微商模式,需提升产品差异性,走中高端品牌道路。  相似文献   
9.
周事泽  蓝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70-18872
阐述了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提升自我发民能力的意义及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低下的原因,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人口身体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层党组织与民主法制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西藏扶贫开发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新时期西藏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形势和紧迫任务,结合2009年8月对西藏扶贫开发状况的深入实地调研,主要分析了当前西藏自治区的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特色产业扶贫开发、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开发、小少民族扶贫开发、边境地区扶贫开发五大扶贫实践,对相关扶贫开发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利用其宝贵经验来指导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