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秸秆利用和土壤亚表层培肥等问题,研究秸秆深还不同用量对黑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以吉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玉米试验田的草甸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处理:未施用秸秆(ck),施用半量玉米秸秆(4.5 t/hm2,1/2CS),全量玉米秸秆(9.0 t/hm2,CS),2倍量玉米秸秆(18.0 t/hm2,2CS)和3倍量玉米秸秆(27.0 t/hm2,3CS)还田,通过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提取水溶性物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结果表明:秸秆深还能够有效增加土壤肥力,改善腐殖质组成,胡敏酸和富里酸分子结构向简单化方向发展,其中全量秸秆深还(CS)效果最为明显。与ck相比,全量秸秆深还(CS)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N、P、K)含量,其中碱解氮含量表层和亚表层增幅分别为11.94%和29.52%,有效磷含量表层和亚表层增幅分别为27.14%和54.04%,速效钾含量表层和亚表层增幅分别为32.76%和46.25%;与ck相比,全量秸秆深还(CS)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和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表层和...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是保护东北农田生态系统黑土资源重要的农业管理手段,在应对黑土退化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壤动物是评价农田生态系统质量和土壤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为深入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东北黑土区农田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对于土壤环境的改良状况,本文综述秸秆直接还田与秸秆间接还田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以及动态分布特征,总结概括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差异的影响因素。基于目前秸秆还田与土壤动物相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望,为秸秆还田模式下东北地区的黑土资源保护与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病毒性疾病是在鸡的养殖过程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它拥有较强的传染性,在鸡群中一只鸡感染鸡病毒性疾病,那么这只鸡的饮食饮水用具将会残留着患鸡病毒性疾病的病毒,在养殖户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大批量的传播,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的鸡日渐消瘦,逐渐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效益损失.  相似文献   
4.
土壤动物在土壤有机质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董炜华  李晓强  宋扬 《土壤》2016,48(2):211-218
作为土壤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壤动物,在土壤元素循环转化和迁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动物是凋落物分解的"微型粉碎机",通过体内"特殊转换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本文从土壤动物对地表枯落物分解入手,分析了影响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因素,土壤动物通过刺激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一起,加快土壤有机物的分解,促进土壤腐殖质的转化。旨在拓宽土壤动物生态功能,丰富土壤腐殖质形成机理学说,对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地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别克参[Erythronium japonicum Decne.]多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别克参多糖体外清除DPPH、ABTS、羟自由基的能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m L∶g),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5 h,提取率为41.893 1%。别克参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比较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全长p72与截短p72蛋白(p72s)的抗原性,为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技术研究提供试验依据.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p72和p72s蛋白,应用Western blot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鉴定表达的蛋白,分析蛋白的抗...  相似文献   
7.
以黑河中游沙质荒漠生态系统丘间低地和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陷阱捕获法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定位研究,利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per MANOVA和RDA排序定量分析了丘间低地和沙丘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分布差异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沙丘与丘间低地地面节肢动物动物群落组成明显不同,丘间低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高于沙丘,而活动密度变化刚好相反。不同地面节肢动物类群对丘间低地和沙丘变化的响应模式不同,丘间低地拟步甲科活动密度显著低于沙丘,而丘间低地赤螨科活动密度显著高于沙丘。地面节肢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排序结果表明,土壤粘粉粒含量、草本盖度和生物量是影响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个因子解释了72.0%的动物群落变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京哈高速德惠段公路南北两侧防护林内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水平方向上,距离公路较近的防护林地区有机质含量相对较远地区防护林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垂直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层(0 cm-5 cm)>下层(5 cm-10 cm);而不同季节不同主导因素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化,季节性波动特征: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省的根基,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发展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资源环境问题。本文在针对河南省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正确的处理好河南省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才能够更好的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河南省农业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暗棕壤添加不同来源的生物质炭对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选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JG-Bc)、杨木生物质炭(YM-Bc)和毛竹生物质炭(MZ-Bc)进行培养试验,生物质炭(Bc)添加量为10.6 g/kg(相当于24 t/hm2)。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测定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u)的含量;用国际腐殖质协会(IHSS)推荐的方法提取和纯化HA样品,并研究了胡敏酸的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培养90 d后,添加生物质炭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和腐殖质各组分含量。SOC的增加主要体现在Hu上,由ck的8.40 g/kg增加到16.45~18.04 g/kg。可提取腐殖质总量虽然变化不大,但HA比例增加,PQ值由ck的54.71%上升到75.24%~82.50%。添加Bc不仅提高了HA的含量和比例,同时也影响到HA的结构特征,表现为HA的Δlog K、H/C摩尔比、O/C摩尔比降低;碳元素含量和分子缩合度增加,脂族链烃比例增加,促进HA结构趋于复杂化;HA的高温/中温放热和失重比值增加,热稳定性提高。不同处理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